正文 第22章 快樂是可以共享的(5)(2 / 3)

很自然,其他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他是怎樣成功的。

有一隻青蛙跑上前去問那隻勝利者,“你哪來那麼大的力氣攀爬完全程?”

於是,它發現這隻青蛙是個聾子!

這個故事的寓意:總是記住你聽到的充滿力量的話語,因為所有你聽到的或讀到的話語都會影響你的行為。所以,總是要保持積極、樂觀!

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成真時,你要變成“聾子”,對此充耳不聞!要總是想著:我一定能做到!

(佚名)

不當女皇就去死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時忍氣吞聲,不是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有誌之人在不斷地積蓄著自己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騰飛做充足的準備。

俄國曆史上有一位很著名的女沙皇,叫做葉卡捷琳娜二世。但是,女沙皇並非俄國人,而是一位德國的公主,那麼她又是怎麼當上的俄國沙皇呢?

這要追溯到彼得一世了,彼得一世和農奴出身的葉卡捷琳娜(就是後來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生了兩個女兒。直到1741年,伊麗莎白當上了沙皇,但是她沒有孩子,便從普魯士王國(後來成為德國的一個邦國)接回了她姐姐的兒子卡爾·彼得,並計劃以後把沙皇的位子傳給他。但是小彼得對於俄國的生活很不習慣,於是伊麗莎自從德國找了一位叫做索菲婭·奧古斯特的小公主來陪伴小彼得,並且以後要讓這個小公主來當皇後。因為伊麗莎白姑媽也叫索菲亞,但是她曾經和伊麗莎白的父親彼得一世爭過權,所以伊麗莎白不喜歡小公主的名字,而給小公主改名為葉卡捷琳娜,以表示對自己母親的紀念。後來大名鼎鼎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便是這位小公主。

聰明的葉卡捷琳娜野心勃勃,去俄國的路上她就在想:“我一定要憑借我的才智和能力當上俄國女皇。”來到俄國後不久她就成為了俄國的國教東正教(基督教的一個宗派)的教徒。她不但努力認真地進行俄語學習,對俄國的曆史、文化和風俗習慣也進行了深入的了解。為了學好俄語,盡快做一個真正的俄國人,她常常深夜不眠。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她光著腳在屋子裏,一邊來回走動,一邊練習俄語。

而她的未婚夫、皇位繼承人卡爾·彼得卻與她截然相反。彼得懦弱無能,不思進取,將近20歲了,卻還對兒童遊戲樂此不疲,他甚至不能講一口流利的俄語。這些無疑都給葉卡捷琳娜去實現她的野心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745年,彼得在和葉卡捷琳娜正式結婚之後,便不問政事,每天隻是吃喝玩樂。他對自己的妻子很冷淡,還對她經常進行挖苦和責罵。為了以後能坐上沙皇的位置,葉卡捷琳娜默默忍受著所有的委屈和屈辱。她表麵上恭順地孝敬著自己的婆婆伊麗莎白女皇,體貼地侍奉著自己的丈夫。用她的話說就是“甘願做沙皇最下賤的奴隸”。但是痛苦和寂寞充滿她的內心,隻有書本能給她一些安慰。後來,她用這樣的話來形容自己當時的情況:“有的隻是書本和痛苦,但卻永遠沒有歡樂”。

伊麗莎白女皇於1761年12月25日去世,皇位傳給了卡爾·彼得,也就是彼得三世。皇後自然就是葉卡捷琳娜。

當了沙皇之後的彼得更是無所顧忌地吃喝玩樂,對朝政根本不聞不問,酩酊大醉也是常有的事。葉卡捷琳娜對此放任不管,根本不加勸阻。另一方麵她為社會做了很多的好事,與沙皇的行為截然相反,這讓整個朝廷都對她的丈夫抱怨不斷。同時,她在暗中已經培養起了自己的勢力,為發動政變,奪取皇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她的決心是:“不當女皇就去死。”

彼得三世的命名日定於1762年6月29日,卡爾·彼得想要在這一天去彼得霍夫行宮慶祝一番。但之前的這幾天,他要到離首都彼得堡很近的奧拉寧堡去尋歡作樂。出發前,他讓葉卡捷琳娜先去彼得霍夫行宮,在那裏等他。

但是,等到彼得三世在臣仆們的擁護下於6月28日來到彼得霍夫時,迎接他的隻有幾個神色慌張的仆役,根本不見皇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