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快樂是可以共享的(3)(3 / 3)

“銀行家?”留學生驚得目瞪口呆,甚至疑心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我以前就在華爾街的一家銀行上班,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沒有半點兒自己的業餘生活。”銀行家講起了自己在華爾街的一段歲月,表情十分悲苦。

“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烹飪,但是由於工作繁忙,我根本無暇烹飪,每天都在吃著令人生厭的快餐充饑。終於有一天,當我在寫字樓裏忙到淩晨兩點時,我決心辭職了。”

聽了這話,留學生更加吃驚了。他怎麼都不能把眼前這個滿身油煙味兒的廚子和銀行家聯想到一起。

“現在我的生活十分愉快,要比以前的生活愉快百倍!”說到這裏,大廚會心地笑了起來。望著大廚那幸福的笑容,留學生似乎也明白了人生的興趣所在。

這位大廚的故事,一定會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絕大多數人在選擇工作時,一看體麵二看收入,兩者兼得就足以在人前人後風光炫耀了。其實,自我價值的實現不必通過與別人比較來證實,更不需要別人肯定來滿足。

一切,隻要我們滿足而快樂就已經足夠。

(佚名)

永恒的愛

母親給予我們生命,母親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的最初體驗,也是母親教我們如何麵對人生。

跟著母親走進醫生辦公室時,我感覺口幹舌燥,猛然跌坐在母親旁邊的一把軟椅子上。醫生並沒用聽診器,隻是在一個堆滿小裝置小發明的房間裏來分析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那天他給我做了全麵檢查。

醫生不緊不慢地翻看著病曆,然後推了推金絲邊的眼鏡說:“我很遺憾地告訴你,杜夫人,彼得患的是難語症,比較嚴重。”

我局促不安,幾乎要窒息了,並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醫生接著說:“他頂多能讀到四年級。因為他無法上高中,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讓他去上職業學校吧,那樣,他能學到一些手藝。”

我不要去職校,我還要像爸爸一樣當牧師呢。我強忍住淚水。12歲了,已經是大孩子,不能再哭了。

媽媽站了起來,我也跟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謝謝您,醫生f‘,她說,“走吧,彼得。”

我們沒再說什麼,便開車回了家。我麻木了。難語症?直到上周我才聽說還有這麼一種病。的確,我總是班裏反應最慢的一個,灌木叢是我課間的一個特別藏身之處,我會躲在那裏,偷偷地流淚,無論我怎麼努力,成績總是不盡人意。

當然了,我從未把這些事情告訴媽媽,那樣會讓我很窘的,況且,我也不想讓她為我擔心,她在學校裏上課已夠讓她心煩的了,而且還要照顧爸爸和我們兄弟姐妹四人。

我和媽媽到家時,其他人都還沒回來。我很高興,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待一會兒。我低頭脫下外套,把它掛到壁櫥裏。當我轉過頭去時,母親正站在那兒默默地看著我,一句話也不說,眼淚簌簌地滑過她的臉。看到她哭得那麼傷心,我心裏難受極了。不知為什麼,我撲到她的懷裏像個孩子似的大哭起來。幾分鍾後,她把我帶到客廳的沙發那兒。

“坐下吧,親愛的,我想和你聊聊。”

我用袖口抹了抹眼淚,等著她開口,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擺弄著褲子上的皺褶。

“你都聽到了,醫生說你不能完成學業,但我不相信。”

我停止了哭泣,盯著她看。她微笑著,那漂亮的藍眼睛溫柔地注視著我,在這溫柔的背後隱藏著她無比堅強的意誌。“我們必須齊心協力,我想我們一定能成功。現在我知道問題的症結所在,我們要努力克服它。我打算給你請一位懂得如何應對難語症的家庭教師。每天晚上和周末我陪你一起學習。”

她凝視著我說:“彼得,你想努力學習嗎?你願意嚐試一下嗎?”

一道希望的曙光,照亮了我那無法預知的未來生活。“媽媽,我願意嚐試。”

接下來,我們捱過了艱苦的六年。家庭教師一周教我兩次,直到我能結結巴巴地讀下所學的課程。媽媽每晚陪我坐在小書桌旁,複習當天學校裏學的課,每晚要兩個小時,有時甚至會到半夜,我們反複地做試卷上的習題,最後頭昏得都看不清卷子和書上的字了。每周至少兩次,我都想中途放棄了。

我的意誌時而堅強時而脆弱,而母親卻從未動搖過。

每天她都早早起床,為我的學業祈禱。我千萬次地聽她說:“仁慈的上帝啊,開動他的腦筋,讓他記住我們學過的所有知識吧。”

她對我的要求已遠遠超出了學校所要求的讀、寫、算的基本三項技能。,在州裏舉辦的演講比賽中,我兩次獲獎。我參加了學校的活動,並獲得了地方電台播音員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