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感恩生活(7)(2 / 2)

我經曆過你現在的處境。有人曾經像現在我幫助你一樣幫助過我。如果你想報答我,就不要讓你的愛心失去。”女招待讀著餐巾紙上的話,眼淚奪眶而出。

那天晚上,她回到家裏,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她想著那老太太留下的紙條和錢。那老太太怎麼知道她和她丈夫正在為錢犯愁呢?下個月孩子就要生了,費用卻還完全沒有著落,她和丈夫一直都在為此擔心。現在這下好了,老太太真是雪中送炭。看著身邊熟睡的丈夫,她知道白天他也在為賺錢犯愁。

她側過身去給他輕輕的一吻,溫柔地說:“一切都會好的,拜倫,我愛你。”

(佚名)

小天使

充滿恨的生活是悲苦的,它將蒙蔽我們發現愛的眼睛。所以,不妨讓恨像花兒一樣,開在哪裏便謝在哪裏。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女孩很美麗,她有一雙靈巧的手,會畫畫、會彈鋼琴,人人都說她是個小天使。就在女孩11歲那年,父母離異了。女孩隻好與父親、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是個惡毒的女人,對她非打即罵,她滿身傷痕還要擔負粗重的家務。

可即便如此,繼母仍舊不肯罷休,一天夜裏,喪心病狂的繼母用刀砍下了她的右手。小小的女孩,第一次懂得了什麼叫仇恨。雖然繼母被關進牢房,可女孩的這種恨並沒停止,反而日漸增長著。

身體已經殘缺不全的女孩,隻得跟著親生母親一起生活。她的右臂成了一根肉棍,她必須得重新用左手學習一切。她學習穿衣、吃飯、寫字、遊泳,每學一樣都讓她痛苦萬分,對繼母的仇恨也會更深一層。

不久後,女孩的父親又離婚再娶了。繼母所生的那個小男孩,終於也遭遇了同樣惡毒的繼母。

母親長舒了一口氣:“這就是報應!”可女孩卻沉默了。她竟然常常去小男孩兒家,偷偷給他送去好吃的,甚至把自己的零用錢給他。母親攔她,可是攔不住。女孩說,當年他才一歲多,一切都不關他的事。

幾年後,女孩以高分考入了’大學,學費無著。很快,眾人得知了她的故事,主動為她募捐了兩萬元的學費。大學四年,兩萬元已經很拮據,可就在這時,她卻拿出了一萬元分給了小男孩。女孩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小男孩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就必須得上學。

不僅如此,她還說,她大學畢業後,如果繼母還沒出獄,她將會全力供男孩上學。

這個善良的女孩來自四川雙流縣。她對同父異母弟弟的愛,讓我們在這個殘酷的故事裏看到了人性的光輝與美好。

(佚名)

愛可以感化罪惡

愛可以感動一切,升華人性。真誠的愛可以感化人的心靈,救贖一切罪惡。

1921年,路易斯·勞斯出任斯達克監獄的典獄長,斯達克監獄是當時最難管理的監獄。可是當二十年後勞斯退休時,該監獄卻成為一所提倡人道主義的機構。研究報告將功勞歸於勞斯,當他被問及該監獄改觀的原因時,他說:“這都由於我已去世的妻子——凱瑟琳,她就埋葬在監獄外麵。”

凱瑟琳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勞斯成為典獄長時,每個人都警告她千萬不可踏進監獄,但這些話攔不住凱瑟琳。第一次舉辦監獄籃球賽時,她帶著三個可愛的孩子走進體育館,與服刑人員坐在一起。

她的想法是:“我要與丈夫一道關照這些人,我相信他們也會關照我們,我不必擔心什麼!”

一名被定有謀殺罪的犯人瞎了雙眼,凱瑟琳知道後便前去看望。

她握住他的手問:“你學過點字閱讀法嗎?”

“什麼是‘點字閱讀法’?”他問。

於是她教他閱讀。多年以後,這人每逢想起她還會流淚。

凱瑟琳在獄中遇到一個聾啞人,結果她就到學校去學習手語。許多人說她是耶穌的化身。在1921年至1937年間,她經常造訪斯達克監獄。

後來,她在一樁交通事故中逝世。第二天,勞斯沒有上班,代理典獄長暫代他的工作。消息立刻傳遍了監獄,大家都知道凱瑟琳出事了。

第二天,她的遺體被運回家,她家距離監獄隻有四分之三英裏路。代理典獄長早晨散步時驚愕地發現,一大群最凶悍、最冷酷的囚犯,竟齊聚在監獄大門口。他走近一看,這些人臉上流著眼淚。

典獄長感動了,他知道這些人愛戴凱瑟琳,於是轉身對他們說:“好了,各位!你們可以去,隻要今晚記得回來報到!”然後他打開監獄大門,讓一大隊囚犯走出去。結果,當晚所有的囚犯都按時回來報到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