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感恩生活(5)(3 / 3)

走出他的辦公室時,挫折感油然而生。我大聲說道:“如果在電台都找不到工作,又怎麼能當體育節目的播音員呢?”

等電梯時,麥克阿瑟的聲音傳入我的耳畔,“你說什麼體育呢!你懂橄欖球嗎?”然後他讓我到麥克風前,想象一場比賽,來做解說。

去年秋天,我們的球隊贏得了一場比賽——在最後20秒的時間裏以65碼的距離獲勝,我用15分鍾將那場精彩的比賽解說下來。彼得對我說,我可以解說周六的那場比賽。

回家途中,母親的話又在耳邊響起,“堅持下去,終究會有轉機。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常想,當年,如果我能到蒙哥馬利·沃德工作,我的人生又會駛向何方呢?

(佚名)

讓心中充滿陽光

如果看不到光明的一麵,就去改變陰暗的一麵吧!

美國作家詹姆斯-巴克海姆曾說起過他認識的一個人:“有一個非常可愛的老人,他每天早晨坐8點30分的火車去小鎮。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比鎮上的任何人都了解他。無論多遠,隻要你能看到他,他就會向你傳遞歡樂。

他的臉上總是笑容可掬,雖然他很少說話,但隻要一開口,所說的話一定非常親切、有禮、溫厚。所有人都向他點頭致意,即使是陌生人也不例外;他也向所有人點頭致意,但從未帶有一絲一毫的放肆或不敬之意。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裏,他那令人愉快的問候會使天氣顯得更好;如果是雨天,他談論天氣時的樂觀語氣則像彩虹一樣美麗。”

美國醫學家惠普爾說:“有些人天生的親切感其實就是一種財富。”有那樣一些人,無論走到哪裏,隻要他們出現,就會帶來陽光;這裏所說的陽光是指對窮人的憐憫、對痛苦者的同情、對不幸者的幫助以及對所有人的善行。

每個人都喜歡快樂的人:他的笑容就是去往各地的護照,所有的大門都為他敞開;他能消除驕傲與妒忌,因為他把好心情帶給每一個人;他像陽光一樣,受到所有家庭的歡迎。

英國作家卡萊爾在他的回憶錄裏曾提及過蘇格蘭宗教改革運動領袖愛德華·歐文的樂觀性格:“他很安靜、樂觀、親切。他的心靈像鏡子一樣平靜、清晰,他真誠地愛他人,也為他人所愛;對我來說,歐文的話語就是一種充滿希望和幸福感的聲音。”

英國著名詩人騷塞對廢奴製先驅威廉·威爾伯福斯有這樣的讚美之詞:“我從未見過其他任何人能像他這樣享受精神上永久的平靜和快樂。”

英國作家戈德史密斯在佛蘭德斯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他所見過的最快樂的人。這個人從早到晚不停地幹活,並一直伴隨著歌聲和歡笑。然而,這個性情樂觀的人卻是一個殘廢、醜陋、戴著鐐銬的奴隸。他充分證明了那旬給我們以啟迪的話——如果看不到光明的一麵,就去改變陰暗的一麵吧!

在一次花展上,一等獎被一個蒼白、瘦弱的小女孩兒奪得。她住在倫敦東區一個狹窄、陰暗的庭院裏;評委問她,在這樣一個陰暗、沒有陽光的地方,她是怎樣育出如此美麗的花。她回答說,庭院內能照進一縷陽光;每天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她就把花放到這縷陽光下,隨著光線的移動,她也不停地挪動花盆,這樣,就可以讓花一整天都得到陽光的照射。

“水、空氣和陽光,是三種最有益於健康的能量,而且是免費的,人人都能輕易獲得。”沃爾特·惠特曼說,“12年前,我準備去坎登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每當我漫步在鄉村裏,沐浴在陽光下,與鳥兒和鬆鼠共同生活,與魚兒在水中嬉戲,我都感到神清氣爽、心情愉悅。是大自然又使我恢複了健康。”

“在我照顧病人的所有經曆中,”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說,“有一種觀點,是說病人對燈光的需要僅次於對新鮮空氣的需要,這是一個不正確的結論。

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裏,對病人傷害最大的就是房間裏的陰暗;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燈光,而是陽光的直接照射。”

(佚名)

掃煙囪的小孩

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如早晨的陽光拂麵,輕輕地撫摸你的心扉;如午夜的月光如水,靜靜地在水中閃耀愛。

昨天下午,我到學校附近的女子小學去,把(鍰國少年》故事送給雪爾維姐姐的老師看。

那學校有700多女生。我到達的時候正是放學,學生們因為從明天起接連有“萬聖節”和“萬靈節”兩個節日,正高興地回家去。我在那裏看到一件很感人的事。

那學校對麵街道角落裏,站著一個臉孔墨黑的掃煙囪的小孩,他靠著牆根,正把臉埋在臂彎裏哭。有兩三個女生走上去問他:“你為什麼哭成這樣?

為什麼?”但他總是哭著,不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