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我是騎馬來的。有誰說過,必須隻有坐汽車才能到波士頓嗎?隻要我能到達目的地,用任何方式都可以。”父親撫摸著兒子的頭發,溫柔地說道。
“這就像是你的人生,你在學業上不成功,並不代表你在其他方麵不能成功。所以,別鑽牛角尖,換一種方式,爸爸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父親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堅定地說道。
此時,男孩猛然醒悟。
其實,這次旅行是父親早就安排好的。父親途中下車的那個小站離波士頓很近,騎馬甚至要比坐汽車還快。父親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希望兒子能夠轉變思想,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男孩不負父親的厚望,果真走上了一條非同尋常的人生之路。他迷戀上了魔術,便跟隨著魔術師一起學習魔術。他在魔術方麵的天分讓很多人驚歎,就連那些教授他技藝的魔術師們都覺得匪夷所思。
後來,他終於成為了大名鼎鼎的魔術師。他的名字就是大衛·科波菲爾,一個匪夷所思的成功人士。
(佚名)
提燈女郎
助人為樂。盡自己做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隻有高尚品格才能獲得別人的尊敬。
19世紀中葉,奉行侵略擴張國策的沙皇俄國,向黑海附近和東歐不斷進犯。俄國的擴張行為威脅到了歐洲幾個大國的利益,為了抗擊俄國的侵犯,它們聯合在一起,由此爆發了曆史上有名的克裏米亞戰爭。就在人民在戰爭的苦難中掙紮時,醫療護理這個高尚的職業誕生了。一位名叫南丁格爾的英國婦女便是這項工作的創始人。
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的南丁格爾從小就受到善良的父母的熏陶,立誌畢生都要為窮人、病人服務。她的父母都不能相信長大後的南丁格爾要學辛苦而又低賤的護理專業。有錢人家的孩子常常去醫院都會被認為是很不光彩的,更不要說當護士了。想要做善事的有錢人家,隻要捐一些錢給福利機構就行了,根本無法想象自己去當護士。南丁格爾的要求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但這並不能使她放棄。她刻苦鑽研醫學書籍,請教那些有醫學知識的人。最後她的堅決使父母妥協了,把她送到了德國的一所教會辦的學校去學習護理。
在學校勤奮學習的南丁格爾很快就掌握了許多護理知識。畢業之後,她在一所醫院裏擔任了護士長。
克裏米亞戰爭於1853年爆發之時,已經33歲的南丁格爾每天都在報紙上關注前方的消息。那些關於戰地缺乏醫療護理、傷病員大量死亡的報道使南丁格爾感到非常痛苦和焦慮。有一個大膽的決定漸漸地在她心中形成了。
一天,南丁格爾對醫院的院長說:“我想帶著幾個人去前線對傷員進行護理。”這個想法使院長大吃一驚。在當時女人是不允許上戰場的,更不要說到條件惡劣的野戰醫院去工作了,對此院長絕不同意!可南丁格爾很堅決,她說:“我已經下定了決心,請您答應我吧!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辦法了,許多士兵的生命都將因此被挽救回來。”但是保守的院長眉頭緊皺,說什麼也不同意。
沮喪的南丁格爾無可奈何地回到了家裏,她始終悶悶不樂。知道了她的想法之後,她的父母很為她擔心。費盡周折之後,他們終於找到陸軍大臣,經過父母的懇求,南丁格爾終於能夠到前線去了。過了幾天,由修女組成的38人的醫療護理隊在南丁格爾的帶領下奔赴前線。
慘不忍睹的戰爭景象讓她們無比震驚,同時她們工作的熱情也被激發了出來。傷兵在野戰醫院裏隨處可見,有斷了手腳的、患了痢疾的等等等等。
老鼠和臭蟲在病人身邊亂竄,汙腥的血跡布滿發黑的床單。在臭烘烘的屋子裏,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絕望。剛剛來到這裏,南丁格爾一行人就立刻開始打掃衛生,清理汙物。一開始,醫院的醫生們對這一群白衣女子很不習慣,總是對她們處處刁難。但是南丁格爾和她的隊員對此毫不在意,她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雖然隨時有被傳染上疾病的危險,可她們卻日以繼夜地工作著,每天都長達20個小時地工作著,承擔著幾倍於平時的工作量。拆洗床單和病人的衣服,置買日常用品,煮營養食物等等工作,她們都毫不猶豫地承擔了起來。在她們的努力下,整個野戰醫院很快就變得煥然一新。南丁格爾和她的隊員們被深受感動的傷員們稱之為“白衣天使”。通過她們有效的工作,傷員們的死亡率由原來的42%迅速下降到2%。這使國內那些自以為是的紳士們在讀完南方來的報道之後,再也不對南丁格爾她們的行為指指點點、不以為然了,而是對她們產生了一種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