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章 冀州之決戰(六)(2 / 2)

公孫先扼守河間國將近十日了,百姓們聽聞公孫先首戰失利,頓時人心惶惶。眾說紛紜,大概就是把萬乘戰車吹上了天。傳言不脛而走,傳至公孫先耳中,這一日公孫先決定微服私訪一把,即刻叫上郭嘉、孟兕,準備出行。

“奉孝,這河間國也算文雅上郡,大小毛公也有《毛傳》流傳後世。怎地這百姓覺悟不似潁川呢?風言風語,偏聽偏信。”公孫先一邊抱怨,一邊整理自己的大氅。

他所言大毛公便是毛亨,是荀子之徒,將《詩經》親自傳授給他;小毛公是毛萇,二人都是漢學大儒。《毛傳》就是《毛詩古訓傳》,也就是研究《詩經》的著作,乃為《詩經》注解。經學大儒鄭玄也特地作過《毛詩箋》,所以河間國幾乎人人都朗誦上幾句詩經。

郭嘉笑了笑,言道:“公子心性一向超凡脫俗,此番傳言有何慮之?自古有昏君,便有愚民,河間雖為達雅之地,但也不可免俗。”

“奉孝此言有理,流言蜚語便由它去吧。反正閑來無事,倒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正好可以為瓊樓選址。”公孫先挎好腰間的龍興寶劍,對郭嘉說道。

“征戰多日,權作消遣。公子可叫儁乂將軍為向導,帶我等遊覽一番。”郭嘉突然來了興致,提議道。

公孫先立即吩咐孟兕去叫張郃,不多時四人便啟程上路了。

路上,張郃略顯拘束,語言很官方。這讓公孫先覺得不爽,遂言道:“儁乂不必拘束,此處不是軍中,不要稱呼我為君侯,叫我公子便可。”

張郃聽罷,心中頓時輕鬆不少。他知道,“公子”二字的意義,不是誰都能這麼叫公孫先的,能稱呼公孫先為公子的,隻有那些心腹元從,諸如孟兕、程普、韓當這些幽州元老。

公孫先讓張郃叫他公子,這無疑是對張郃側麵的器重與信任。張郃又想起了徐榮,那也是幽州舊部,可私下卻稱其為“主公”。思量間心情大好,自然也是笑道:“謹遵公子之命,不知公子想要去何處消遣?”

不等公孫先說話,郭嘉搶過話頭:“當然是去河間最大的酒樓!”鬼才嗜酒如命,這也是眾所周知的。

孟兕也是滿臉堆笑,頻頻點頭,作為大吃貨的他,絕不能放過這次大快朵頤的機會。

公孫先本來想去名勝古跡遊覽一番,可見酒鬼跟饞鬼的那兩幅嘴臉,也不好打消他們的念頭,無奈的笑了笑,一聳肩說道:“唉,我就知道會是如此。”

張郃即刻說道:“正所謂,天上龍肉,地上驢肉。自從最後兩隻龍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條、死了一條以後,就隻有屠龍術流傳下來了,而驢則在千百年間,繁衍生息,讓人吃也吃不完,堪稱第一人間至味。若說美味,驢肉正是老饕們欲罷不能之美食。”

“何處驢肉上佳?”孟兕垂涎三尺的問道。

“自然是河間第一酒樓‘神不走’咯,不光有上好的驢肉,更有秘製的果酒。二者堪稱絕配!”張郃說到此處,也是兩眼放光。

公孫先這麼一聽,不由得興致更濃。三人加快步伐,跟著張郃便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