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不可呀,這,這成何體統?”太史慈立即加了一把火,搞的跟真的一樣。
二人假意爭吵起來,牽招一見,哈哈大笑,二人也停下了爭吵,聽他有何說辭。牽招起身,將他們按到座位之上,言道:“兩位賢兄弟莫要爭執,咱們有話好商量。”
張楊、太史慈見火候差不多了,也就再次落座。
“兩位先生皆為武清伯之後,本將軍自然不能慢待。這樣吧,本將軍願招募二位為府上的幕僚客卿,從此伴本將軍左右,二位意下如何?當然,衣食住行皆有府中支應。”牽招麵帶笑意,看著他們說道。
“如此,就多謝將軍了。”張楊立即說道。
太史慈則一臉的不願,張楊又再一次拽了拽他的衣角,太史慈這才拱手說道:“多謝將軍。”
“哈哈哈哈,這就是了。隻是,這真跡還容許本將軍好好鑒賞幾日,日後定當奉還。”牽招見目的到達,即刻露出真麵目。他明白,這絕世孤本從此就是自己的了。
“還請將軍記得今日承諾。”太史慈鄭重其事的說道。
“放心吧,本將軍言出必踐,否則不得好死。來來來,本將軍與二位先生接風洗塵。”牽招極為客氣的說道。
就這樣,張楊跟太史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牽招的幕僚。而董昭也已經糾集了往日的舊部,準備隨時動手。
接下來的幾天,牽招整日拉著二人討論兵法,到最後張楊受不了,就推給了太史慈自己,太史慈則覺得無所謂,反正要論兵法,以牽招的見地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自己的,索性就答應下來。而張楊則騰出手來跟董昭接頭。
這一天,太史慈早早就被牽招叫到了書房,這幾天他跟太史慈紙上談兵嘛,總是輸。他也不嫌臉慘,秉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理由,決定在跟太史慈“戰”上一陣,見麵就問道:“子義先生,家兄怎麼不曾前來?”
“哦,兄長宿醉未醒,還在榻上。將軍府上的美酒,煞是醉人呢。”太史慈跟他接觸幾天,關係也熟絡了,說話自然也不拘謹。
牽招也不懷疑,寒暄幾句之後,轉入正題:“今日,定要與先生一決高下!我認為公孫先此戰必敗……”
紙上談兵又開始了,牽招光用嘴說,就把公孫先說敗了幾十次,可每一次都被太史慈反唇相譏,不過牽招也不氣餒,反倒越“戰”越勇。
太史慈都快被煩死了,可也無可奈何,隻能陪著他幹磨嘴皮子。
而張楊跟董昭已經暗中商議好了計劃,也派人跟賈詡通風報信,決定就在今夜裏應外合,奪了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