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平和心態,女人快樂的源泉(1 / 3)

快樂的女人是懂生活的女人,既積極進取,又達觀知命,在苦難時堅強,歡樂時謹慎。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而幸福,也就在這種不偏不倚中水到渠成了。

知性女人,波瀾不驚

女人似水,成熟知性的女人,婉約有致,內涵豐富,像寬闊平穩的江河,雖然浪花少了,色彩淡了,可積澱多了,韻味足了,其中每一條波紋,每一滴水聲,都讓人心醉。

知性女人就像一塊開琢的璞玉,經過時光的細細打磨,越發顯得晶瑩,圓熟,讓你時時感到美麗綿延無絕期。知性在青睞女人的同時,也被女人吸納,令女人獨具內蘊,呈現完美。

知性女人舉止優雅、讓人一見賞心閱目的那種,待人處事落落大方,她用身體語言告訴你,她是一個時尚的、得體的、尊重別人、愛惜自己、懂得生活的女人,她的女性魅力和她的處事能力一樣令人刮目相看。

知性女人自信、大度、聰明、睿智。知性女人感性卻不張狂,典雅卻不孤傲,內斂卻不失風趣。劉若英、張艾嘉,她們雖算不上天姿國色,但卻都很有才情,而且溫和、清爽、真實。一如她們的歌聲,飄散著溫潤的芬芳,愈品愈香濃,其中不僅有藏不住的嫵媚動人的女人味,還沁出了淡淡詩情。

劉若英不僅演、唱俱佳,還寫過歌詞、出過書。在陳升的幫助下,劉若英憑借一首《為愛癡狂》而唱紅歌壇,而後,她推出了《後來》、《很愛很愛你》等幾張專輯。除了唱歌,她還參拍了一係列影視作品,讓大陸觀眾久久不忘的是她在《粉紅女郎》裏“結婚狂”的形象,不惜自毀形象的劉若英飾演了一個長著一對大板牙的醜女,對此她有自己的看法,“觀眾是通過角色而喜歡演員的,而不是相反;當然也有些藝人是憑借自己的外形吸引觀眾,但那並不能長久。”

年過30的劉若英也怕老,但她並不是害怕外表的老去,更多的恐懼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失去熱情和對生命的熱愛,恐懼等死的感覺。在最新的一部電影《生日快樂》中,劉若英的演技已臻揮灑自如、出神入化之境。無論唱歌還是演戲,她給人的感覺都是從容、淡定、堅強、自如,她有著敏感的內心、細膩的情感,也有著著相當高的素養,這樣的女人即便不漂亮也是美麗的、可愛的。

在好友兼前輩張艾嘉眼裏,劉若英是一個知性女人,有著與別的女藝人不一樣的特質,所以在其出道之初她就極力予以提攜,回憶起初識劉若英的情景,張艾嘉依然記憶深刻,“她是一個靦腆的人,見了生人還會臉紅,現在臉紅的女孩不多見了,就這一點就讓我注意上了她。”有了陳升和張艾嘉兩位前輩的提攜和幫助,資質過人的劉若英很快就躍身為台灣藝人行列,此後經多年的打拚,已逐漸成了兩岸三地的當紅演藝明星。

一個真正“知性”的女人,不僅能征服男人,也能征服女人。因為她身上既有人格的魅力,又有女性的吸引力,更有感知的影響力。

如何修煉成一個知性女人呢?

其一,要頭腦明晰,心智成熟。

知性女人,會審視度勢,跟著時代的脈搏亦步亦趨,她對新生事物會持一種見怪不怪的灑脫態度,麵對喧囂的塵埃,她知性得待其落定,以理智笑納勢如洶洶,以平靜典當餘波淼淼,永遠不囿於陳規陋習,永遠不固執己見。曆經歲月的磨礪,知性女人已褪去年少輕狂,淡然個性張揚,戒驕戒躁,物我兩忘。

她會冷靜的審視自己走過的路,在理智前行的同時,不斷回首來時路的一次次蝶變,她會在一次次的蝶變中掙紮著破繭而出,在一次次的磨礪中成熟起來,並積澱著經驗。以一種讓人折服的成熟,展現知性女人的魅力。

其二,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一個不老的情懷。

知性女人,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才會正確處理事情,正確麵對感情。健康的心態,讓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少了浮躁,爭強好勝;多了嫻靜,淡定恬然。寒來暑往,鬥轉星移,世事輪回,她能於冥冥中感悟那一個規律,她能夠勘破人倫世態的玄機,把握開啟生命運轉的鑰匙。

知性女人會健康向上地熱愛生活,諄循自然的規律,她會將生命中一切可圈可點的燦爛,融進生命如歌的旋律中,無論是激揚的,還是舒緩的,都將視平淡為主旋律,在悠悠歲月的長河中,隻做一縷清風般偶然回首,愜意地任它蕩起絲絲漣漪。

有了健康的心態,就會多了健康的情懷,健康而年輕的情懷,才會令女人年輕而美麗。楊瀾的知性,就很令人稱道,她不但聰明睿智,她還有一個年輕的心態。

其三,有一份特長,駕馭自我。

女人能夠善待人人,感恩一切;能夠從容恬淡,於世無爭;還可以展示健康的心態,可以睿智而豁達的展現自我人格魅力。但僅限於此,還不能算是個“知性”的女性。女人的知性,還應該體現在自己設定的價值觀上,並實現自我,彰顯自我。

如果每個人展現出自己那份智能,就已經體現了自我價值。女人也一樣,你會一門手藝,會一種特長,譬如理財,掌握美容訣竅,協調家庭關係,這些都可以一展你的才能,並且在自我挖掘,自我實施智能體驗過程中,感受一份快樂。

其四,以平常心對萬物,以慈悲心寬宥他人。

有良好的品德修為,良好的文化素養熏陶的知性女人,更易於感知生命的無常。所以以平常心對萬物,以慈悲心寬宥他人,衣食住行有自己的調子,可以簡約而不失品位,可以分五穀而調停飲食,可以自創一份溫馨的家居而不崇尚浮華,可以於行色匆匆眾人中走出一派天然的風景。

知性女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子,丈量著別人,也同時丈量著自己,並與外部環境始終保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知性女人具有一種麵對自靈魂的坦然,愛或恨,均拿得放得下。知性是成熟女人的專利,經曆多了,坎坷多了,便積累成了財富。有了財富,女人的心便少了許多茫然和焦躁,無意中流露出一種歲月曆練後的美麗與智慧。

生活乏味是因為苛求太多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也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和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本來活得好好的,各方麵的環境都不錯,然而你卻常常心存厭倦。

女人在成長過程中往往麵臨很多人生的困境,也許你早已厭倦了手上的工作,也許你早已不再喜歡現在的生活。

當你工作著的時候,你渴望著過一種自由自在、肆意放鬆的生活。當你真正無所事事時,你又企盼著工作時的那份充實和忙碌。可當你重新開始工作時,你又會無比厭煩,繼續渴望著你的關於美好生活的想象。

曾經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再激怒你,對這種因生命的平淡和缺少激情而苦惱的心態,如果僅僅用不知足來解釋是不夠的,這是因為你暗淡了自己的心靈,所以即使麵對再精彩的生活,你也會對它的精彩熟視無睹。

這時候,需要改變的不是世界,不是環境,而是你的心態。你應該用心去感受一下,不能太急躁,否則往往沒有過程隻有結果,這太對不起自己。人至少要給人生一點驚奇,驚奇處便在停腳處,隻有停下腳步的人,才能窺見生命之美。停一停,望一望,生活的美麗便會進入你的腦海。

一個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個朋友走在紐約市中心的街道上。突然,這個印第安男孩對他的朋友說:“我聽見一隻蟋蟀在叫!你聽到了嗎?”他朋友仔細地聽了聽後回答道:“沒有!你一定是聽錯了!”

“不,我真的聽到一隻蟋蟀在叫的聲音了。真的!我肯定!”“現在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吵鬧聲,汽車喇叭聲,出租車尖叫聲……你怎麼可能在這裏聽到一隻蟋蟀在叫!”“我肯定我聽到了的。”印第安男孩一邊回答,一邊屏氣凝神地搜尋著聲音的來源。他們走過一個街的拐角,再穿過一條街道,然後四處尋找。最後在一個街道的角落裏看到一小簇灌木叢。印第安男孩仔細地搜索灌木叢中的枯葉,最後在枯葉堆裏找到了那隻蟋蟀。

他的朋友驚得目瞪口呆。印第安男孩說:“不是我的耳朵比你的更敏銳,關鍵是你在注意聽什麼。過來,讓我演示給你看。”他把手伸進自己褲兜裏摸索了一會兒,然後掏出一把硬幣。他將這些硬幣一一撒落在地上,硬幣撞擊水泥地板時發出了清脆的響聲。街道周圍所有的人頭都扭向了這邊。

“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印第安男孩一邊解釋給他的朋友聽,一邊拾起他剛撒落的硬幣,“關鍵是你在注意聽什麼。”

是的,我們的耳朵聽慣了金錢的撞擊聲,聽慣了上級的命令聲,聽慣了下級的恭維聲,那麼它對生活本身所隱藏著的那些美妙聲音的感受力就變得無比遲鈍了;我們的眼睛戴上了有色眼鏡,所以看到的是滿眼的灰色,生活中那美麗的彩虹怎麼都無法進入我們的視線之內。其實生活中處處有風景,隻要我們肯仔細找尋,就一定能見到生活那絢麗多彩的一麵。

多數的生命是平常的,多數的人生是平淡的,就在這平淡之中藏著真情,尋常裏麵寓有深意,如果想體驗,你要用心才行。把目光從物質上稍稍移開,留點時間和空間給心靈和精神,為他們尋找一個家園。西方一位名人說過:“養成觀察事物好的一麵,比一年賺一千鎊更重要。”

在風雪路上疾走著的你,如果遇到了一處可以取暖的房屋,這是一種多麼巨大的幸福;下班後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中,如果能為自己備好一杯熱茶和一盤點心,然後臥在沙發上打開電視,邊吃邊喝邊看,那是怎樣一種愜意;在街頭等朋友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忽然看到報欄裏一張報紙夾縫中登載的一則精妙小故事,樂得你旁若無人地大笑起來……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快樂和愜意有很多,隻要你有一顆隨時準備接受快樂的心。

很多時候,覺得生活乏味無趣,是因為我們太苛求生活了,在我們心目中總是對生活提出太高的要求,我們不肯接受生活真實的麵目,其實如果擺正心態,告訴自己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有苦有甜,那麼我們就會變得充實和樂觀起來。

人們常說“熟悉的地方無風景”,其實並不完全正確,生活所蘊藏著的景色是無窮無盡的,隻要我們肯去發現,就會不斷地有驚喜。人看事情本來就是兩個麵,負麵看人生,事事都糟糕;正麵看人生,處處有生機。一個人愈能理解這一點,便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和人生的快樂。

退休女教師露澤娜?斯坦利是捷克猶太人,二戰期間,她的全部親人都慘死在奧斯威辛納粹集中營,隻有她一人死裏逃生,所以人們都認為她是幸存者。可是默默存活了半個世紀的露澤娜老太太,在看完電影《辛德勒名單》後,在家中服毒身亡了。

幸存者之所以無法生存下去,是因為她心底一直埋藏著噩夢,一旦這個噩夢從心底反上來,她的心就被撕碎了,所以真正的幸存者應該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平凡日子裏的平凡之人,我們過著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沒有大喜,但也沒有大悲,所以請我們不要時時抱怨生活的乏味無趣,而應該感激生活的偏袒與寵幸!

成熟而富有美麗的的女人不再抱怨生活的乏味,不再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應坦然麵對生活的喜怒哀樂。平凡的生活其實才是最本質的生活,學會享受生活,從最平凡的事開始吧!

年齡漸長,心卻不能老

歲月是美麗女人最大的敵手,它讓所有的美麗隨光陰的流轉而逐漸消磨;然而歲月卻是魅力女人最好的朋友,它讓所有的魅力因時間的沉澱而日益光彩動人。

女人喜歡把年齡當作秘密,不喜歡告訴別人自己的真實年齡,而事實上,人可以在肌體、生理上老化,但完全可以在精神、心理上青春常在。年齡是無法抗拒的,但是心態是可以保持的。

自信可以是年齡的解藥。真正美麗的女人,永遠不怕老。走過了季節,看過了花開花落,知道了人世間,有一種美麗,叫從容。麵對一張張吹彈得破的青春的麵孔,她會發出由衷的微笑。她知道,四季不同,風景各異,每一個季節都有其最美的風景。

任何事物,脫離了深度,都是淡而無味的。沒有深度的男人,是乏味的;沒有深度的女人,是淺薄的。當然這個深度,應該正確地去理解,這個深度,是學識、品味,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睿智,是一種圓潤與練達,是一種深刻,是一種曆盡千帆後的洗盡鉛華,是走過春夏,那一個沉靜似水的秋。與世故,老謀深算無關。

張曼玉是很多男人眼中的女神,擁有無可挑剔的容貌,高挑骨感的身材,嫵媚醉人的笑容。她是很多女人眼中的偶像,港姐亞軍出身,知名導演心目中的寵兒,獲獎最多的香港女演員。麵對“每個女人都會擔憂自己變老,您怕嗎?”的提問,她從容地問答:“我也有過怕的階段,可現在我不怕了,我願意接受它的來臨,我知道它一定要來,你越不接受它,它會來得更不好。大家知道我的年齡,44歲,如果有人誇我狀態很好,比你真實年齡年輕,這也是一種讚美。可是我故意穿成30歲,故意講我不懂得,我是小孩,我覺得看上去第一不會美,第二肯定比真實年齡老。”

幾年前,倪萍在接受新浪網友的采訪時,曾被問到“女人最重要的是什麼”的問題,倪萍的回答是:“女人其實最重要的不是一樣,幾樣,比如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態,因為女人在這個社會上可比的東西太多,沒有好的心態的話,你可能永遠找不到北,也永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的確,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重要的東西太多了,成功的事業、浪漫的愛情、美滿的婚姻……這些都是女人認為非常重要,也非常想要的東西。人們不是都說: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嗎?一個人想著幸福,就可能幸福;想著不幸,就會不幸。一個人期望的多,獲得的也多;期望的少,獲得的也少。心態對我們的人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在自己的博客中敘說心態對女人的重要:最近,經常碰到過去的同事、同學,雖然手頭上的事情比較多,但重感情的我總是要跟她們寒暄一番,言談中不免唏噓歲月的流逝,感歎青春不再。我們花樣的青春年華曾經令多少人羨慕不已呀!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電視機還未在大陸普及時,我們就已為日本的電視台拍攝廣告片,成為最早的廣告模特兒;當掛曆剛剛問世不久,我們又成為最早在掛曆上露麵的紮眼服裝模特兒,引領美女廣告的潮流。我,作為單位團組織的負責人和200多名兄弟姐妹們一起,奪得了多次全市團體舞冠軍、合唱比賽一等獎,被共青團江蘇省委授予“優秀團組織活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