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立身處事:立場不明(8)(3 / 3)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重境界是針對老年人說的,也是最重要的境界。步入老年,從 崗位上退了下來,許多人都能認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終得到了什麼?有些人 實現了理想,卻犧牲了健康;有些人積累了財富,卻失去了誠信。善於反省的人才會最終達 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認識到錢財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錢財再多,也免不了要回 歸社會的。因而應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為公益事業添瓦,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再建新功。達到這種境界的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有一段處世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必精心去處世。這就是真正的 做人與處世了。

你已走過人生的哪個階段

人的一生按時間分為五個階段,既有其科學性和哲學道理,也有啟發、教育後人的現實意義 。它是人生之旅的五個驛站,讓你不時回首扼腕。它無時不在提醒人們,歲月易失,容顏易 老,時不我待。

回味品咂朱新仲先生"人生五計",感慨萬千。其分析之辟,說理之透徹,入木三分,催人 奮進。人們追求的東西是無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把人的壽命假定為70歲,從呱呱墜地 到10歲左右稱為"生計"。當人們艱難地走出生命之門,呼吸到新鮮空氣,有聲有色、浪漫 而多彩的人生之旅便從此開始。10歲左右花蕾初綻,如初升太陽朝氣逼人,潛力無限。萬丈 高樓,從此打下根基。

20歲已是成人,如何安身立命,成就事業,實為人生之"身計"。這一時期是決定人一生的 關鍵時期。捕擊進取,學有初成,鴻鵠之誌,五彩高遠。就像千裏之駒雖然屈服槽櫪卻時刻 等待時機馳騁千裏。20歲的你初嚐愛情滋味,初展事業之帆,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需要你去品 味。

30歲到4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家國之事最為先,此時正應該為"家計"而拚、而搏。人生 三十而立,欲求子孫興旺,家富殷實,財源廣進,官運亨通,事業有成。用盡千般計,吃盡 萬般苦,欲求富貴顯達。決不願兩手空空,無功而終。孰不知事業和官運既要發奮又要有緣 。

50歲時,人的心力已顯疲憊。回道過去,是否為虛度年華而愧恨,為碌碌無為而懊悔。為之 奮鬥的事業是否凸現輝煌,為之追求的目標是否近在咫尺。生命的斜陽西照,過去的歲月一 去不複返,時不我待。此時是否應該總結過去,規劃未來,抖擻精神,再為未竟事業的拚搏 --或錦上添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或聽從命運之神的安排收起名利之心,收藏起在名利 場上拚殺的那顆心,像春蠶作繭一樣建一個舒適的安樂窩,為"老計"而謀。

60歲以後,人生已過了一甲子,生命就像夕陽落山一樣很快就要結束了,這時應該靜心修養 ,與人為善,使生活寧靜,活得坦然,死而無憾。這叫"死計"。

人都品嚐過苦辣酸甜的滋味,也曾經東南西北地奔走。要取於麵對現實,戰勝自我,要及時 克服不足,發揚長處。找準自己的位置,為之努力了,奮鬥了,你成功了。即便不成,捫心 自問,心中無愧。如你在你人生的五個"計節中"都時時春風得意,一帆風順,事業有成, 那就達到了"計"之目的。

朋友,您已走到人生的哪個驛站,請問"計將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