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匹氨西林

【別名】

(匹呋青黴素,氨苄青黴素吡呋酯)匹呋青黴素、匹氨青黴素、匹呋西林、匹呋氨苄青黴素、吡呋氨卡西林。Pivampicillin(Pondocillin)

【作用與用途】

為氨苄西林的三甲基甲酯衍生物,口服後在腸道分解出氨苄西林。故抗菌譜同氨苄青黴素。以基質氨苄西林計算給予同等劑量口服,血中濃度約為氨苄西林1.5~2倍,用途同氨苄西林。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較氨苄西林為高,皮疹發生率則較低,對青黴素過敏者,應禁用或慎用。偶有輕度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本品不宜與氫氧化鋁凝膠同服,服用時勿咬碎。宜飯後吞服。

【劑量與用法】口服,成人劑量,輕中度感染1.5g~2g/日;嚴重感染3g~4g/日,分3~4次。兒童,每日40mg~80mg/kg,分3~4次。

匹魯卡品

PilocarpineNitrate

【作用與用途】本品為節後擬膽堿藥,直接作用於M膽堿受體、對腺體作用明顯,促進汗、唾液、淚、消化液、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使胃腸道、膽道、呼吸道、膀胱、子宮等平滑肌張力和活動增加,抑製心血管係統,使血壓下降,並有縮瞳、降低眼壓和調節痙攣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青光眼。

【劑量與用法】治療青光眼用0.5%~1%溶液滴眼。對閉角型青光眼的急性發作:第一小時每隔10~15分鍾滴眼1次,後為每小時1次或3~4次/日,1~2滴/次,直到眼壓控製為止。對開角型青光眼則根據病情需要,2~6次/日,1~2滴/次。滴藥時應壓迫內眥,以防止藥液流入鼻腔吸收後引起中毒。塗眼:1%~2%眼膏,3次/日,或每晚1次。長效藥膜放於眼結膜囊內,作用可持續1周。

【副作用】滴眼後如吸收較多,可引起吸收中毒如流涎、流淚、發汗、惡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及血壓下降等,可用阿托品解毒,並對症治療。

匹美西林

Pivmecillinam(Pivamdinocillin)為美西林的匹伐酸酯(Pivaloyloxymethylesterofmecillinam)。

【作用與用法】

本品的抗菌譜同美西林,其特點為可供口服,口服後吸收良好。在體內為酯酶迅速水解為美西林而發揮抗菌活性。食物可促進本品的吸收,宜在飯後服用。丙磺舒可使本品血濃度增高而持久。臨床應用與美西林相同,用於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傷寒的治療。

【劑量與用法】

口服,成人,0.4g/次,4次/日。兒童,每日20mg~40mg/kg,分3~4次服。

【副作用】

①偶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②過敏反應有皮疹、蕁麻疹等。③用藥前應作青黴素皮試,對青黴素過敏者禁用。

平陽黴素

(爭光黴素A5)Pingyangmycin(BleomycinA5)

【作用與用途】

本品為博來黴素多種成分中的一個單一成分A5,其抗腫瘤作用比博來黴素的主要成分博來黴素A2強,而毒性較低。肺損害較輕。臨床應用於頭頸部鱗癌、惡性淋巴瘤、食道癌、鼻咽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的治療。

【劑量與用法】

靜注、肌注、腫瘤內注射或動脈插管給藥。10mg/次,隔日1次,1療程總量200mg~300mg。

【副作用】

同博來黴素。

撲爾敏

(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

【作用與用途】

為抗組胺藥,抗組胺作用較苯海拉明、異丙嗪強,而中樞抑製作用較少。但一般鎮靜作用較弱,副作用較苯海拉明小。適用於兒童,主要用於各種過敏性疾病,如蟲咬、藥物過敏等。還可以與其它中、西藥結合,治療感冒等。

【用法】

每天3次,每次4-8mg/次。兒童o.35mg/(kg·d),分3-4次口服.

【副作用】不良反應與苯海拉明相似,但較其弱。撲爾敏可誘發癲癇,故有癲癇病史的患者禁用。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或進行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