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讀心術”真的這麼神奇,僅憑人的一個幾乎難以察覺的微表情就能看透他的內心想法?其實,微表情雖然很奇妙,但隻要你學會了觀察與了解微表情所表示的含義,微表情就不再是深不可測了。
美劇《別對我說謊》(LieToMe)出現以後,便風靡全美,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開始關注日常生活或者交際中人們的微表情以及微反應。這部以微表情識謊為題材的美劇引進中國後,以閃電般的速度,迅速抓住了廣大中國觀眾的眼球,並引發了一場測謊風雲。隨後,在2010年香港無線電視有限公司拍了一部與《LieToMe》極為相似的《讀心神探》,其題材依舊是通過表情觀察來偵破刑事案件,雖然劇中的人物表情過於誇張呆板,但這並未影響人們對“識謊術”與“讀心術”的追捧。
在《LieToMe》中,男主角卡爾·萊特曼曾說過:“一個普通人在談話的過程中,平均10分鍾就會說3個謊言。”人們真的變得那麼不可信嗎,“微表情讀心術”真的這麼神奇,僅憑人的一個幾乎難以察覺的微表情就能看透他的內心想法?其實,微表情雖然很奇妙,但隻要你學會了觀察與了解微表情所表示的含義,微表情就不再是深不可測了。本章就帶你走進人類“微表情”的世界,去探索它神秘的根源。
看透人心的秘密武器:表情
人的表情,就是指人通過姿勢、態度等表達感情以及情意的方式,一般可以分為臉部表情、語言聲調表情與身體姿態表情,這些表情的微小改變都可以反映出人的內心微妙的情緒波動或變化。
一、臉部表情
有句俗語說得好,看人要先看臉,一般來說,人的臉是整個身體的精華部分,每一張臉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張小小的臉,可以讓對方看出相應的年齡、性別、種族等,而臉部的微小表情則會很直接地反映了他當時的內心活動。所以,在人們日常人際交往、職場或商務談判中,通過對方表情細微的變化去洞察他的內心變化,可以讓自己處在一個完全主動的環境中,占盡優勢讓事情進展更順利。
總的來說,要看透人心的方法很多,而學會察言觀色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據相關人類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人類的心理活動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緒變化的,也是透視人們內心世界的一種渠道,因為即使被人刻意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也會被人在不經意間反射在臉上。從中國相學角度的來看,也會從臉形、相貌等預測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或許在很多現代人的眼中,這些看相的民間算命理論不科學,可以說是無稽之談,但事實上如果憑臉部的表情來推測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還是有一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的。
美國心理學家拜亞曾經針對表情是否可以透露出人的內心情感,做了一項實驗,他讓一些人分別做出憤怒、恐懼、誘惑、無助、幸福、悲傷、無動於衷等七種表情,並逐一把這些表情錄製下來,再以放映的方式展現在公眾麵前,讓他們猜影片中的表情各自代表何種感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結果表明,觀看影片的觀眾對於表情所流露出的情感,猜對的平均隻有兩種,由此可見,即使是表演者刻意做出帶某種感情的表情,也不容易讓人猜透。而平常交際中,臉部表情是一瞬間的,即使有些是憂鬱的表情,也很容易被誤解悲傷的感情,要從這些微小的動作中看透人的心理,得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技巧。
洪深曾經在《電影戲劇表演術》中提到:“要完成一個表情,眉毛的一抬和手臂的一抬,同樣是必要的。”沙汀的《代理縣長》也寫到:“他的動作活潑,臉孔很會表情,簡直是‘要哭有哭,要笑有笑’的。”由此可見,豐富的臉部表情為人們解讀人的內心情緒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臉部被認為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主要表現為眼、眉、嘴、鼻、麵部肌肉的變化。臉部豐富表情的出現源於人有豐富的表情肌,多在口裂與眼裂的周圍,屬於頭肌的一類,如眼輪匝肌、口輪匝肌都是起自顱骨而止於皮膚。這些肌肉收縮的時候可以改變眼裂和口裂的形狀,喜、怒、哀、樂等表情就會隨著這些改變而出現,臉部的皺紋就會因表情的變化而不同,同時還可以參與語言活動。
在所有的生物當中,人的表情是最為豐富也最為複雜的,臉部的表情是進化的產物,這就與人類特有的技能——語言有著密切的聯係。在語言出現之前,人們的交流是通過簡單的肢體語言或者其他方式來與外界交流,所表達的感情也是最簡單最原始的需要,例如喜、怒、哀、樂、驚、懼等。其中,臉部表情也是眾多方式中的一種,“聲情並茂”就是形容語言與表情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感情。即使到了現在人類語言體係發展到很健全的情況下,人們在演講或者試圖更好地說服他人時,為了加強其語言的感染力都會加上表情等肢體語言的輔助。與此同時,人的每一張臉都是不同的,都具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就算是看起來幾乎一樣的雙胞胎姐妹也會在她們臉部發現兩人不同之處。
人與人的交流需要表情,表情的出現也因交流而富有更多的情感,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及民族都有同樣的快樂、悲傷、安靜與憤怒等豐富又複雜的臉部表情,這些臉部表情都是人內心真實感受的反映。“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這是狄德羅在他所寫的《繪畫論》對人的表情的評價,換句話說,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可以讓人看透內心生理以及精神狀況,所以,一個微小的表情就可以出賣你的真實情感。
喜、怒、哀、樂等表情是通過臉部的活動來傳達的,在臉部具體動作的表現會因內心情緒波動而出現不同的變化。一位美國學者沃爾夫經過對臉部表情做了深入的研究調查後發現,其實人的左右臉的變化並不是對稱的,表情一般先從左臉開始的,沃爾夫在論文中指出,人在表達內心情緒時,左臉的變化會比右臉來的更快更強烈。這是因為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一般情況下,右腦控製且發出的是人發自內心真實情感的信號,其生理反應會反射在左臉上;左腦則可謂是理智感情區,一般會發出與感情相關聯的信號,然後反映在右臉上。簡單來說,就是說左臉的表情多為人內心情感的真實反映,而右臉的感情有可能是虛假情感的體現。因此,如果你要想了解對方內心真實想法時,就要留心觀察對方在交談中左臉的表情變化,這樣才能洞察到對方心理狀態,以方便自己能夠獲得一個較好的立場優勢,使事情進展得更遂人願。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淳於髡察臉觀色的故事了,他通過觀察人的臉部表情來洞察對方的心理動機,被很多人認為他有先知的能力。
當年,梁惠王雄心勃勃地廣招天下賢士,有人曾多次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說他有管仲與晏嬰兩人相當的才智,值得朝廷重用。因此,求賢若渴的梁惠王兩次召見淳於髡,見麵時,淳於髡一直沉默不語而讓高高在上的梁惠王難堪。經過兩次的見麵,梁惠王開始責問推薦人為什麼推薦一個不苟言辭且不知好歹的人給他。困惑的推薦人向淳於髡了解,淳於髡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回答說:“其實,我也很想與梁惠王促膝談心,但我第一次見梁惠王時,他臉上有驅馳的神色,必定是想著驅馳奔跑等一類娛樂的事情了,所以我保持了沉默;在第二次見麵的時候,我見到梁惠王臉上有享樂之色,猜想他是想找聲色一類的娛樂之事而並沒有聊天意願,所以我也就沒有說話了。”推薦人把原話告訴了梁惠王,梁惠王不得不佩服淳於髡的觀察力,從此淳於髡便受到朝廷的重用。不難看出,懂得觀察人的臉部微表情,不但可以洞察他人的心思,還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被重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