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日子並不好過。
案幾前的折子已經堆得老高,內監總管將這些折子大致地區分了一下,一部分是朝中大臣們對此次議和的看法,一部分是底下郡縣對災情的八百裏急奏。
西北大旱,西南洪澇,西南還出現大麵積的地震。
這些事像是趕在一起般,都在這時候湧了出來。
內監總管從外頭輕手輕腳地進來,躬身回稟:“奴才派了轎攆送沈婕妤回去,敬事房的人也被奴才打發了。皇上您批了一上午折子,也該歇歇了。”
皇帝放下折子,不由深深歎了口氣。
麵對這個跟了自己三十多年的老奴,難得地吐露心事:“今年大啟流連不利,好容易平息了戰火,又出現這樣多的天災。顧村,你說是不是上天在懲罰朕,想要亡朕這萬裏江山!”
顧村趕緊上前幾步,從茶壺中倒了一杯安神茶給皇帝,說道:“皇上上畏神明,下敬地司府,是真正的真龍天子,大啟也會千秋萬代,日益興盛的。”
這樣的安撫並不能舒緩皇帝心中的愁悶,反而讓他又是一陣長長地歎息。
“朕老了,不中用了,才看了一會兒折子就腰酸背痛。”
皇帝撐了一下椅子,顧村趕緊上前伸出手來,好讓皇帝托著站起來。
沿著隆陽殿走了一圈,才再次落座。
隨意地撿了本折子,才剛看了兩眼,就氣得將折子重重扔到遠處,怒道:“這些郡首!出了災情不知道想辦法處理,開口閉口就是向朝廷要銀子!”
顧村很明白皇帝現在的心情。
內務府早就空無,上次賞賜給阿休國的珍寶還是內務府想方設法湊出來的。而且這次災情這樣嚴重,四處都在向朝廷訴苦。朝廷都是泥菩薩過河,又上哪裏去弄這樣多的錢財來救災?
顧村沒有點破,借著皇帝的話說了幾句,多是指責那些郡首玩忽職守,還有地方的父母官沒有作為。
皇帝才略略消了氣,又撿了本折子起來。
堆在右邊的折子都是朝中大臣對殷國議和這件事的看法,皇帝平日都不怎麼翻看,今兒個拿起的折子卻是從右邊那摞抽出來的,顧村清晰地看到,折子上麵寫的是兵部。
要說這宮裏頭,真正了解皇帝的不是皇後,也不是太後,而是顧村。
這個一天中有十個時辰候在皇帝身邊的內監總管,已經深諳皇帝的習慣。就像皇帝隻是抬手,他就能從皇帝抬手的高度和速度分辨出皇帝是想要清水還是雲茶。
而現在,皇帝正捧著兵部尚書秦叄裕的折子細細翻看,上麵的內容雖然顧村沒有看過但也大致能猜到。
他站了會兒,在皇帝滿腹心思放下折子的瞬間,笑著似漫不經心般開口:“西蜀王這幾日都在壽康宮陪太後,太後她老人家高興壞了,今兒個還特意吩咐禦膳房做王爺最喜歡的膳食,又讓湯嬤嬤去灶上熬了老鴨湯。”
皇帝愣了一下,旋即臉色恢複平和,跟著略略一笑:“果真?”
顧村點頭:“皇上這幾天都忙著批閱折子,還不知道西蜀王進宮的事吧。”
皇帝站起來,伸了一下胳膊,道:“許久沒有去給太後請安了,今日的午膳就在壽康宮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