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既定流程,呼延傲博講話之後,就由崔同總結發言幾句,會議就會圓滿結束。不料呼延傲博話音一落,崔同還沒有接話,蔣雪鬆就搶過了發言權。
“我插一句……”蔣雪鬆臉色依然沉靜,不過沉靜之中,卻流露出壓抑不住的憤怒,“古人說,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道德和做人在先,學問在後。而現在隻注重知識和才能,卻忽視了道德和素質,一個沒有道德和素質的人,學問越高,位置越高,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蔣雪鬆的話擲地有聲,而且還偏離了原定的會議主題,討論起了道德範疇的問題,不由與會人員全部大吃一驚。
呼延傲博卻沒有吃驚,意味深長地看了蔣雪鬆一眼,似乎還微有得意之色,應該是為他成功地激怒了蔣雪鬆而洋洋自得。
蔣雪鬆似乎真被激怒了一樣,繼續激動地說道:“聖人以道為宗,君子以德為本,德不立,人品不正,何以修學治身執政?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共識是,隻要經濟發展上去了,國家就真正富強了,人民就安居樂業了,中華民族就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正是這種認知,造成了現在社會道德水準急速下降,社會風氣迅速敗壞,一切向錢看,成功與否,隻以金錢的多少衡量,如果我們國家不以成敗論英雄,隻看財富比高低,這不是社會的進步,這是民族的悲哀!”
蔣雪鬆一番慷慨激昂的話,頓時讓在座眾人瞠目結舌。
必須要說,蔣雪鬆的話說的是實情,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的發展唯GDP論,個人的成就唯身家論,歸根結底,不管是一個人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國家,一切向錢看,隻為了錢活著,人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尚不自知,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擁有了財富就擁有了成功,殊不知,沒有信仰隻有金錢觀的社會,是畸形的社會。
而且教育也是如此,太功利太世俗,不從最基本的個人修養開始教育,隻唯分數是從,可以說,整個國家自從五四開始,到一場浩劫為頂峰,將國人心中至高無上的信仰掃蕩一盡,一個沒有信仰和道德準繩的國度,就隻能信仰金錢和崇拜權力,也就導致了許多人三觀不正。
但許多事情知道歸知道,卻隻能悶在心裏,不能說破,尤其是官場中人,誰會自揭其短?也正是因此,當蔣雪鬆以堂堂的市高官的身份當眾說出上述一番話後,才引發了在座眾人無比驚愕的麵麵相覷。
蔣雪鬆不理會眾人的驚訝,繼續慷慨陳詞:“有一種觀點認為,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富裕了,再重視文化建設也不晚,錯了,大錯特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錢再多也是暴發戶。一個沒有文化的國家,再富裕也是瘸腿巨人。文化要從小培養,從現在開始培養,等錢賺夠了再重視文化建設,就如有一句話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晚了!”
“文化不是茶餘飯後的談天說地,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安身立命之本,文化是一個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標誌。黃梁之所以成為黃梁,不是牛城,也不是燕市,不是國內任何一家地市,為什麼?就因為黃梁有自己的文化和曆史,有黃粱一夢的傳說,有點將台,有趙王遺址,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文化傳承的古城,文化,就是黃梁的特色,也是黃梁經濟騰飛最大的推動力。”
蔣雪鬆的話說完之後,餘音在會場上盤旋回蕩,經久不息,整個會場鴉雀無聲,隻有粗重的喘息聲、大眼瞪小眼的愕然表情以及呼延傲博惱羞成怒而扭曲的表情,一切的一切,交織成一副無比精彩的畫麵。
呼延傲博幾乎氣炸了肺,如果說他對蔣雪鬆的攻擊隻能算是含沙射影的話,那麼蔣雪鬆對他的回擊,卻是單刀直入,等於是當著全市中層以上幹部的麵,狠狠地抽打了他一個耳光,而且和他的攻擊相比,蔣雪鬆的還擊更犀利,更有高度,也更一針見血,將他置於了無知和暴發心態的位置,等於是讓他在全市經濟上大大地摔了一個跟頭。
最主要的是,蔣雪鬆不按常理出牌,打亂了會議進程,強行發言,他沒有機會當眾反駁!
“日前,有投資商擬投資2億在經濟開發區興建中華成語文化園及古城遺址,重現當年黃梁都城的輝煌。相信隻要中華成語文化園落成,經濟開發區必將成為黃梁打造曆史文化名城的龍頭,黃梁的振興,指日可待。在許多城市追求高樓大廈同質化的今天,黃梁保護古城遺址,發揚古城文化,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不用十年,黃梁百姓都會感謝我們今天的英明決定!”蔣雪鬆最後補充了幾句之後,合上了手中的卷宗,他的動作很明顯,會議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