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天大的秘密(2 / 2)

蔣雪鬆的第二通電話,通向了京城。

一開始關允以為蔣雪鬆是和夏德長通話,隱隱約約中聽到了蔣雪鬆提到了夏萊的名字,後來仔細一聽又不是,蔣雪鬆隻是在借夏萊說事。

對方應該是副部級以上高官,蔣雪鬆的語氣很恭敬,先是簡要彙報了一下黃梁的現狀,然後又如彙報心得一樣向對方彙報他對黃梁的執政思路,以發展文化產業為契機,推動大文化戰略,等等,整體思路和關允手頭的一篇《關於黃梁市經濟發展戰略觀的若幹看法》的文章大同小異,文章的作者署名赫然是王向東!

怎麼會是王向東?作為政府秘書長,撰寫一篇關於黃梁市經濟發展戰略觀的文章也在職責範圍之內,不足為奇,奇怪的是,他的文章卻在蔣雪鬆批示的重要文件之中,而且還留存備案,就很耐人尋味了。莫非說,呼延傲博的貼身大管家、市政府秘書長王向東,在經濟發展觀上,和呼延傲博的思路並不一致?

市委秘書長是市委的大管家,同理,市政府秘書長是市政府的大管家,同是管家,政府秘書長的權限相對就小多了,隻能指揮政府和政府下轄機構的事務,而市委秘書長不但可以指揮市委所有事務,也可以指揮政府和政府下轄機構的事務,但權限問題不是關鍵,關鍵問題是,市委秘書長必須和市高官一心,而政府秘書長要和市長一心。

王向東是否和呼延傲博一心,關允不知道,但他的文章擺在蔣雪鬆的辦公室,就有了意味深長的意義,不由關允不浮想聯翩。

蔣雪鬆和京城的通話,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比和李丁山的通話時間還長,京城的高官能有耐心聽取蔣雪鬆這麼長時間的心得彙報——隻有關係特別近的上下級才能說是心得彙報,一般都是公事公辦的工作彙報——可見,京城的高官和蔣雪鬆關係非同一般,究竟是誰,級別有多高,是不是蔣雪鬆的最大後台,還有待考證。

如果說蔣雪鬆和李丁山、京城高官的通話,隻是讓關允初步接觸到蔣雪鬆身後關係網的冰山一角的話,那麼他的第三通電話,就讓關允第一次對蔣雪鬆的為人有了全新的認識。

第三通電話,蔣雪鬆打給了省紀委。

接電話的人,居然是省委常委、省紀高官趙迒。

和趙迒的通話,蔣雪鬆打的時間最長,聲音也最小。如果說前兩通電話他都沒有刻意壓低聲音的話,那麼第三通電話,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的聲音低了不少,讓關允幾乎聽不到通話內容,再加上關允身為秘書也清楚不能刻意去偷聽領導電話,他也就沒有特別留意電話內容。

但不管是不是特別留意,卻還是有幾句話飄進了耳朵之中,也不能怪關允的聽力超群,從小在農村長大,他身體健康,眼力和耳力都好得很——就聽到了幾句機密。

一聽之下,關允差點震驚當場,機密,絕對是天大的機密,恐怕是整個市委之中,除了蔣雪鬆之外,他是唯一一個知道此事的人!

先前關允已經從張哲誠和夏德長口中得知,省公安廳正在暗中調查鄭天則,但鄭天則在黃梁雖然行事囂張,對上卻一直謹慎行事,讓人抓不住漏洞,其實關允也一直在想,既然省公安廳都一直在暗中調查鄭天則,蔣雪鬆身為市委一把手,應該知情,但似乎蔣雪鬆對此事沒有絲毫公開或私下的表示,就讓關允大為不解了。

但在聽到蔣雪鬆的電話後,關允終於震驚甚至是驚恐了,在蔣雪鬆表麵上的退讓和和風細雨的背後,他實際上一直在背後緊鑼密鼓地為鄭天則編織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現在,在鄭天則的五虎將接連折損之際,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

如果僅僅是為鄭天則布網的話,關允也不至於敬佩蔣雪鬆隱忍的手段是多麼的高明,關鍵是,他從隱隱透露的電話內容中得知了一條足以顛覆他對蔣雪鬆所有認識的驚人消息——三年來,蔣雪鬆無時無刻不在為呼延傲博挖坑,時至今日,大坑已經準備就緒,就等呼延傲博最後一躍了。

一般而言,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和,也不會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程度,都以為蔣雪鬆性格太軟,卻誰也沒有想到,蔣雪鬆三年的隱忍,隻為了最後一招製敵,要將呼延傲博挑落馬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