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初出茅廬的關允眼中,夏德長高高在上,不但官威十足,還舉止威嚴,頗有長輩風範。半年前,在孔縣體會到人情險惡、世態炎涼的關允眼中,夏德長老謀深算,玩弄權術,城府極深。幾天前,在黃梁局勢的動蕩中,在夏德長插手黃梁局勢不成,在望江樓前潰敗的一幕又讓關允對夏德長加深了印象,認為夏德長此人,善於鑽營,頗有見縫插針的本領,隻可惜時運不濟,形勢誤人,讓他功敗垂成。
而現在,當夏德長侃侃而談,將黃梁三大宗姓形成的曆史原因以及黃梁局勢的現狀和走向,還有症結點和突破口一一分析說出,就讓關允大為歎服夏德長確實有高人一等的眼光的同時,又不免感歎人性的複雜,隻通過幾件事情和一年的接觸也隻能看到夏德長為人的冰山一角。
誠然,夏德長為人是喜歡玩弄權術並且唯利是圖,但也必須承認,他在政治上的眼光有獨到之處,畢竟他有高屋建瓴的起點,能被幕後人物器重並且強行空降到燕省擔任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如果他本身沒有過人的才能,也沒人會一心推他上位。
夏德長對黃梁局勢的看法以及他準備怎樣對付黃梁鄭姓的計劃一經說出,頓時讓關允對夏德長又加深了認識,並且高看了一眼。如果說蔣雪鬆是和風細雨的太極高手,呼延傲博是隱藏至深的陰謀高手,那麼夏德長就是令人防不勝防的小李飛刀。
對,就是時刻躲在暗中伺機而動的暗器高手,從不正麵出手,總在暗處發招,不發則已,一發必定直取哽嗓咽喉,要的就是一刀封喉,一招致命!
關允一時感歎,夏德長要是生在古代,必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成為一代梟雄。
在夏德長的眼中,黃梁局勢症結點就是鄭姓。
黃梁市三大宗姓的形成由來已久,如果非要追根溯源的話,可以上溯到唐朝初年。唐初李世民在位的貞觀年間,四種極為榮耀之事是——年輕有為,進士出身,編修國史,娶四姓女,四件事情為並列關係,也就是說,一個進士出身才和娶四姓女之一的女子為妻相當,而當時進士之難考,是萬裏選一。
進士是萬裏選一之難,就說明娶四姓女之難,也是難於上青天。四姓女是指崔、盧、李、鄭四姓,四大姓在唐初是盛極一時的門閥士族,隻要娶了四姓之中任何一姓之女為妻,即可平步青雲、光宗耀祖,可見當時四姓的影響之大,足以讓無數的青年才俊趨之若鶩。
當時的四姓,崔姓在燕省水流縣一帶,盧姓在齊省一帶,鄭姓在豫省一帶,李姓因是國姓,主要在秦省一帶。總之,四姓士族基本上集中在中原地帶,而黃梁正是地處四姓交彙之地,慢慢四姓就開始彙聚在了黃梁一帶。
其後,在動蕩的曆史長河中,唐朝滅亡之後,李姓衰落,王姓慢慢崛起取代了李姓。再後來,門閥士族也不複存在,但宗姓觀念卻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一直流傳至今,在黃梁市也就慢慢形成了以崔姓為首王姓為輔鄭姓又次之的三大宗姓並列的局麵。
三大宗姓並不同於世家,世家是一個家族勢力,宗姓則是分散而寬泛的勢力,不過雖然宗姓不如世家的凝聚力強,但宗姓勢力遍布範圍更廣,而國人的宗姓觀念很強,再加上同在一市,向上推十幾代,必定都是同祖同宗,由此,三大宗姓在黃梁開枝散葉,漸漸形成氣候。
崔姓秉承詩書傳家的古訓,崔家子弟多考上外地大學,然後回來從政,起點一般都比較高,所以崔姓在黃梁多居高職,副市長、各區一二把手、各要害局的局長,等等。
崔姓人數不多,在精,比如崔同,就坐到了黃梁本地人最高的職務,除非有特例,否則市委副書記再進一步就是黨政一把手了,一般情況下,省裏不會允許當地人擔任黨政一把手,就算有特例,崔同也很難享受到這個待遇——崔姓在黃梁太勢大了。
崔同如果擔任了市長,必定尾大不掉。
王姓在黃梁市人數最多,從表麵上勢力最廣,而且王姓放到全國來說也是大姓,在黃梁也是隨處可見的姓氏,幾乎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有王姓子弟,不過有一點,王姓雖然人多勢眾,卻沒有多少身居高位者,大多擔任副職,不過饒是如此,也架不住人多,王姓在市委最高職務的二人就是王向東和王進太,雖然二人權力不大名聲不顯,但在市委之中,也是無人敢輕視的厲害角色。畢竟,二人相當於王姓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