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幕後較量(1 / 2)

黃梁市有4區14縣和1個縣級市,市裏4區之一的單水區是麵積最大的一個區,也是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多的一個區,如果說經濟第一人口第一還不足以說明單水區在黃梁市的重要性的話,那麼單水區是黃梁市三大宗姓的集中地的事實,就表明了單水區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此重要的一個區,上至區高官、區長,下至區裏的主任和科員,都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也是,單水區的生產總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強,而且市裏好幾名副市級領導都有過在單水區任職的經曆,單水區的條件如此優越,以至於黃梁市三大宗姓都爭先恐後地將子孫後代安排在單水區曆練。

單水區委區政府裏麵,不說區高官和區長分別由三大宗姓輪流擔任,就連下麵的科員、辦事員,也基本上全是三大宗姓的子弟。

在黃梁市幾乎人人皆知,從單水區委大院進出的人,哪怕隻是騎一輛自行車的最底層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大有來曆之人。更不用提副科以上的中層了,個個非富即貴。

在如此情形下,陳宇翔作為一個三大宗姓之外的圈外人士,能坐上副區長的寶座,確實讓人驚奇。更讓人驚奇的是,陳宇翔不但在副區長的寶座上一坐三年穩如磐石,而且在區裏的地位日漸穩固,贏得了三大宗姓的一致認可,確實是咄咄怪事。

要知道,三大宗姓是黃梁市土生土長的土著,合縱連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黃梁市最為顯赫的本土勢力,又最是排外,能認可陳宇翔一個外來者已經出人意料了,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在由三大宗姓占據了一二把手的單水區委中,作為一個不在常委班子的副區長,陳宇翔不但深得區高官和區長的信任,還和幾個常委的關係都非同一般。

真正看透陳宇翔八麵玲瓏的處事手段的人都會由衷地讚歎一聲,宇翔者,人才也。

就連蔣雪鬆在黃梁市多年也沒有打開三大宗姓盤根錯節的局麵,陳宇翔卻能如魚得水周旋在三大宗姓之間,如果不是他背景太過深厚,就是他手腕無比高明。不管是哪一種情形,人人都認為,時年36歲的陳宇翔必定可以步步高升,進入單水區委常委班子隻是時間問題,說不定有朝一日還能成為市領導。

然而正當所有人都認定陳宇翔必將會在單水區大放光彩,隻等下一步擔任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之時——也確實常務副區長退下在即,誰都看好陳宇翔可以跳躍式接任——不料,突然一紙調令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中共黃梁市委決定,任命陳宇翔同誌為中共孔縣縣委委員、常委、副書記,不再擔任單水區副區長職務……任命公布之後,不少人麵麵相覷,無法理解陳宇翔本來前途一片光明,怎麼突然之間就被發落到了孔縣?

對,不少人用了發落的說法,雖然由副區長調任縣委副書記,是平調,而且表麵上看,似乎小小的前進了一步,畢竟副書記是黨內職務,黨內排名比副區長高多了,但從黃梁市第一區調任到了貧窮落後的平原小縣,難道不是發落?孔縣要什麼沒什麼,怎麼出政績?而且又是副書記,不是書記或縣長,這一下,陳宇翔算是跌落了。

甚至不少和陳宇翔關係不錯的朋友都理解不了陳宇翔的調動,紛紛打來電話問問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他得罪市裏哪個重量級領導了,或是要走曲線升遷的道路,陳宇翔卻對所有的關心和質疑並不正麵回答,隻說一切服從上級安排,他願意在孔縣發揮光和熱。

話雖這麼說,但熟悉陳宇翔的人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陳宇翔行事一向端正而且事事分明,他的性格穩重而不冒失,縱觀他以前的幾次任命,事先都有征兆,隻有這一次似乎是突然的臨時決定,到底陳宇翔的任命是臨危受命,還是別有用意的長遠安排?

陳宇翔的任命不但在單水區引發了軒然大波,在市委也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主要是事先沒有絲毫風聲傳出,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李永昌的最終命運之上。到底李永昌會摔得多重,一切取決於蔣書記和呼延市長之間誰先退讓一步。而在李永昌命運的最終結果出台之前,有一係列不為人所知的幕後較量!

其實知情人士都知道,蔣書記和李永昌的關係很是一般,反而不如呼延市長和李永昌來往密切,但偏偏在李永昌的問題上,呼延市長主張不但要雙開李永昌,還要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要重判。而蔣書記卻不同意,暗示李永昌的問題到雙開為止,然後不了了之,至少也要讓李永昌有一個安穩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