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寶銀
朋友問我:“你每天推手,不練套路?”筆者心有感觸,對於太極拳修煉漫談如下。
漫談者,隨心而談,一些心裏話,謹供諸君參考。
隨同音樂練套路,無法“默識揣摩”;套路不必集體練,揣悟各自不同。
太極拳修煉,應溶於日常生活中,可以坐著練,躺著練,走著練,站著練,隨時隨地練。
太極拳修煉,貴在“揣摩”,“揣摩”就是“用意”,“用意”就是“內修”。
拳友相逢,機會難得;少談話,多推手;口談是空,手談是實,空談不如實作。
推手不是打架,求“著熟”變化;推手不是搏擊,修“懂勁”感應。
推手以拳論為指南,是檢驗、印證、實踐、理解、掌握拳理。
推手是修心,由朦朧到明朗。
推手是修身,修“渾身無處不太極”。
推手不擊不打,唯求沾連粘隨。不求大有作為,但求無為而治。不求戰而勝之,但求不戰而勝。
走架是體,推手是用;走架推手,互相促進。走架行雲流水,推手如雲似水。形體如大海,將對方溶之納之,海闊憑魚躍;形體似天空,憑對方肆意馳騁,天空任鳥飛。
推手修煉,求鬆是真。欲求身鬆,先求心鬆;心鬆才能身鬆,身鬆才是真鬆;心鬆須修心,身鬆須修身;修身憑練,修心憑悟。
愛好太極拳,必讀王宗嶽;不讀王宗嶽,不知太極拳。
《太極拳論》,修煉大綱,不可不讀,不可不悟。
“十三勢總勢莫輕視”,《行功歌訣》要重視;《打手要言》要牢記,“打手歌”兒須緊記。
武禹襄、李亦拳論務必研習,明理方可入道;演練套路務須得法,得法才能進步。練功貴在有恒,旨在益壽延年。
太極拳,多功能;聽音樂,練太極,樂在其中;集體練功,表演競賽,各有所好。
欲求太極真妙諦,應當多多練推手;太極拳修煉,推手是精華;推手應當多交流,學藝需要試藝,試藝才能得藝。推手應當常練,“功練一日,技精一日”;形體變化,趣味盎然;“益壽延年”,不在話下。
太極不違緣,道傳有緣人。
太極拳如何練?一言以蔽之:“架子自己走,見麵就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