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遊戲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在某一所小學,有一個知道各種遊戲的男孩子,不僅他的同學,甚至別班的同學也都愛做他的遊戲夥伴。什麼遊戲他都會玩,就是跟成人玩,他也很能適應。人們還以為他的腦筋好,成績不好隻是暫時現象。
但是,經觀察,發現他跟別的孩子玩遊戲大不相同。他會一麵遊戲、一麵說:“不可以做××事。”用宛如成人說話的語調來幹涉他的夥伴。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他是受了父母的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監視孩子遊戲,固定了他遊戲的模式。時間一長,他漸漸失去了以自己的頭腦設法獲得快樂遊戲的願望,墨守成規,完全不動腦子。
無論如何,父母千萬不要幹涉孩子的遊戲。幹涉孩子的遊戲,也就幹涉了孩子的求知欲。因此,父母應激發孩子發現改變遊戲方式的樂趣,讓孩子自己想出新遊戲的方法。
角色遊戲讓孩子嚐試當演員的魅力
2~4歲的孩子,由於語言和動作的發展,與人交往的範圍更加擴大,獨立性增強,他們渴望參加或模仿成人的活動,玩角色遊戲,可以滿足孩子的這種願望。角色遊戲,是孩子創造欲望的充分體現。
(1)“過家家”
孩子生下來以後,接觸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家庭生活是他們最熟悉的。2~4歲的孩子,反映現實生活的遊戲,往往是從“過家家”開始的。
讓孩子做“媽媽”,布娃娃做他的“孩子”,媽媽要給娃娃穿衣服,給他做飯吃,讓娃娃睡在小床上,還要給娃娃蓋好被子。娃娃病了,要帶他去看病等。遊戲可以一個孩子玩,也可以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玩。
由於3歲的孩子小,還不能在玩前想好要玩什麼,他們是看見什麼玩具,就會聯想到玩什麼遊戲。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玩,要給他們準備玩娃娃家的玩具和一些輔助材料,如娃娃、床、衣服,廚房中的炊具、餐具、食品等。
玩時,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不要讓孩子按成人的意願去玩。但是在遊戲中要積極引導孩子。比如,當孩子抱著娃娃不知所措時,父母可以用遊戲的口吻說:“你的娃娃是不是餓了?快給他做飯吃吧。”孩子可能會很高興地去拿小鍋、小勺,在爐子上給娃娃做飯,這樣,遊戲就繼續下去了。
在玩過家家遊戲中,要讓孩子受角色的約束。比如,你是當媽媽的,就要愛護自己的孩子,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把家裏打掃幹淨,物品放整齊,使孩子在遊戲中受到這方麵的教育。
(2)“我是小司機”
玩開汽車遊戲,不但可以使孩子的求知欲望得到滿足,而且通過扮演的角色,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尊敬長者,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開汽車適合3~4歲孩子玩,特別是男孩子很喜歡當“司機”。這個遊戲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與他人一起玩。
具體玩法:
①用幾把椅子,搭成一個長方體,形似汽車。
②孩子當“司機”,手拿一個厚紙剪成的圓轉盤,坐在汽車前麵的位置,如同坐在駕駛室,不斷地轉動轉盤,嘴裏邊發出“嘀嘀”的聲音,汽車就算開動了。汽車到站了,司機還要兼任售票員說:×××站到了,請大家下車。
③如果有好幾個孩子一同玩,遊戲將更有樂趣。玩開汽車遊戲時,不但有司機,還可以有一個孩子當“售票員”,其他孩子做“乘客”。售票員負責賣票,還要讓抱小孩的人和老人先入座,報站。
④開闊眼界是發展角色遊戲的基礎,所以父母帶孩子上街乘汽車時,要讓他多注意,看看司機如何開車,售票員又是如何售票、報站的,他的生活豐富了,在玩開汽車遊戲時就會更認真。
⑤父母要為孩子準備遊戲用的汽車轉盤、鉛筆、售票夾子等。孩子有了這些遊戲輔助材料,可以反映得更逼真,玩得更有趣。
(3)“兒童醫院”
2~3歲的孩子容易生病,常隨父母去醫院診治,孩子對醫生看病、打針、吃藥留下了印象。因此,這個年齡及稍大的孩子常模仿醫務人員,給娃娃看病、量體溫、打針、喂藥。
具體玩法:
①其他人可以和孩子一同做遊戲,讓孩子做“醫生”,其他人做“護士”,其他人也可以抱著娃娃或者本人作為“病人”來醫院看病。
②做“醫生”的孩子,用聽診器給病人聽病,開藥方,態度要認真、親切、和藹。
③“病人”拿著針藥到“護士”那兒去打針,護士要熱情地對待“病人”,要哄“病娃娃”不哭等。
④為孩子準備醫院中用的某些器械、玩具,如聽診器、假針管、藥盒、藥棉棍等。如果再給孩子準備一件白衣服和一頂白帽子,將會給遊戲增加更多的真實感,孩子玩起來會更高興。
以上僅是角色遊戲舉例。家長可根據孩子印象深刻而又感興趣的事物,和他玩多種多樣的角色遊戲,如“商店”、“理發店”等遊戲。這些遊戲可以促使孩子想像力和創造性更好的發展。
結構遊戲讓孩子成為“建築師”
用積木、積塑等材料進行建造結構的遊戲。例如,看圖型搭積木,造一個“動物園”,用積塑造一列“小火車”等。也可利用家庭中廢舊物品,如易拉罐等作為材料玩結構遊戲。
結構遊戲是孩子通過想象,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創造性地把現實生活中的建築物或物體的形象反映出來。在玩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認識有關建築材料的性質、顏色、形狀,從中學習建築結構的簡單知識技能,還能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建築結構遊戲,對孩子雙手的肌肉動作的準確性、靈敏性和手眼協調與目測力的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
(1)“搭積木”
搭積木是結構遊戲的一種,是孩子很感興趣的遊戲。由於孩子年齡不同,玩法也不相同。
①2~3歲的孩子在玩積木時,常常是將積木一塊疊一塊,越疊越高,當積木搭得太高倒下時,孩子會高興地拍手哈哈大笑。父母可以讓他繼續按自己的想象去搭積木,但又要啟發孩子的想像力,逐步搭出更多的建築物。比如,父母可拿一小動物玩具,放在孩子麵前說:“咱們給小白兔搭個家吧,它沒有家,在外麵多冷呀!”邊說邊和孩子一同拿積木在小白兔周圍給它圍一個方型的牆,還要搭一個小門,就這樣,把小白兔的家搭好了。用同樣的方法,啟發孩子搭出他願意搭的東西。
②3~4歲的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有了較大發展,可讓他們按圖紙搭出簡單的造形。例如,搭“小房子”。父母要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給他們準備一些小塑料樹、塑料盆花等,啟發孩子大膽想象,搭出多種多樣的建築物。
③擴大孩子眼界,豐富知識。當父母帶孩子到公園玩時,要有意識地給孩子講解在公園內看到的特征比較明顯的建築物,加深孩子的印象。走在街上,讓孩子仔細觀察街上的一些建築物和馬路上都有什麼,比如,樹、警察崗樓、紅綠燈、人行橫道線等。這些感性知識,孩子容易在遊戲中反映出來,使知識印象進一步鞏固加深。
④在玩積木時,父母要多啟發,多引導孩子搭,不要代替他們搭。無論孩子搭出一個什麼形象,父母都要表示高興,鼓勵他搭出更好的形象。
⑤在孩子玩積木時,要培養他有始有終的好習慣,不要因為沒搭好就沒有信心。還要養成玩完後,一定要把積木收好,放回原處的好習慣。
⑥積木和一些遊戲輔助材料都可以在商店買,如果父母能跟孩子一起親手製作這些小玩藝,當然更好。
(2)“插塑片”
這是近一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遊戲。塑片或塑料是比積木更為體輕、靈活、方便的一種結構材料。插塑片遊戲也深受孩子們喜愛。
具體玩法:
①在玩時,父母要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隨意插出各種物體的形象。如,煮奶的鍋、小房子、大吊車等。
②應讓孩子逐漸認識各種材料的性質、形狀,掌握用這些材料作鋪平、延長、圍合、加高等技能。學會搭門、窗,砌牆等技能。
③瓶蓋、線軸、空藥盒、火柴盒等都可以作為玩建築遊戲的材料。如用大小不一的小空盒搭成書桌等。
④孩子玩時,父母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把塑片放到嘴裏。
(3)“堆雪人”
冬季時,在北方,父母可以教孩子用雪進行建築。如堆雪人、雪山等。堆好後要保留1~2天,讓孩子多看看自己的創作。這些遊戲是鍛煉身體,增強耐寒力和抵抗力的好活動。由於玩雪是在冬天,在戶外進行,時間不宜過長,要避免凍傷手腳。兩歲孩子,主要由父母用雪做成物體給他欣賞。
智力遊戲讓孩子當上神通“偵探”
這種遊戲是用圖片、玩具或其他用品,形成生動有趣的活動。圖片、玩具可以是孩子見過的,也可以是孩子不熟悉的。玩時有一定的規則。孩子在這種遊戲中,可以輕鬆愉快地獲得新知識,或複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並能發展感知覺、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想象能力。
(1)找感覺
發展孩子感覺的遊戲。讓孩子通過觸摸分辨物品的質地,說出“軟”或“硬”。
具體玩法:
①準備一個有蓋的大紙盒,將孩子熟悉的軟、硬不同的小東西,如塑料玩具,棋子、蠟筆、海綿、手套、襪子等放入盒內。在紙盒相對兩邊各剪一個直徑為10厘米的洞。
②讓孩子用手伸到紙盒中去摸,說出摸到的物品的名稱,並說出是軟的還是硬的。
③將盒蓋打開拿出摸到的物品,看看孩子是不是說對了。
(2)配對
這是一種發展孩子觸覺的遊戲。
具體玩法:
①準備兩個口袋以及不同的東西各兩塊,如砂紙、皺紋紙、燈芯絨布、塑料布、海綿、毛巾等。
②將不同質地的物品分別放入兩個口袋中,如一塊毛巾放入A口袋中,另一塊毛巾放入B口袋中。
③讓孩子將手伸進A口袋(不許看)拿出一件東西,再從B口袋中找出同樣的東西,把找到的相同的兩件東西拿出來,放好。然後,再開始找下一對新的東西。
(3)耍卡
教孩子掌握幾種顏色,提高辨色能力的遊戲。
具體玩法:
①準備10~15厘米的長方形卡片若幹張,將色紙剪成小一點的長方形,每色剪出4張,用漿糊將色紙貼在卡片上。
②將卡片隨意扣在桌麵上,讓孩子一張一張地翻開,說出看到的每張卡片的顏色的名稱。
③讓孩子從一堆卡片中拿出一張,說出它的顏色,將有顏色的一麵扣著放在桌麵上,然後讓孩子在房間裏找出和那張卡片上顏色相同的物品。
(4)辨認形狀
幫助孩子學習幾何形體的遊戲。在孩子掌握了規則圖形的名稱,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特征後,玩這個遊戲。適合4歲左右的孩子玩。
具體玩法:
①讓孩子說出下列物品是什麼形狀。車輪、氣球、太陽、月亮、眼球、碗、玻璃杯、盤子、硬幣、路燈、鐵環、電扇等。門窗、房間、卡車、信箱、食物盒、書、畫片、信封、桌子、電冰箱、餐巾紙、手絹、凳子、靠墊、玩具積木、餅幹筒。家用塑料架、蛋糕、點心、箭頭、帳篷。
②用硬紙板剪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和半圓形。讓孩子隨意拚出好看的圖案,然後稍加裝飾,並可懸掛展覽,以示鼓勵。
③家長先畫出一種標準圖形,讓孩子添加,如一個圓形,孩子可添畫出人臉或鬧鍾。反過來,讓孩子畫出一個圖形,家長進行添畫,用以豐富孩子的想像力。這樣反複交替進行遊戲,學習效果更好。
(5)接龍
這是發展孩子智力的一種小遊戲,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力和分辨物體的能力。此遊戲適合3~4歲孩子玩。一張圖片分為兩半,每半各繪製一種物體形象。讓孩子從許多圖片中,找出其中一張與物體形象相同的圖片,這樣相同圖案的兩張圖片相接,依次接下去,形成一條龍。在玩接龍遊戲時,父母要啟發孩子注意觀察,把相同圖案的兩張圖片相接。讓孩子自己找圖片,自己接,父母不要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