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形同陌路也是一種任性
廣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老虎”“蒼蠅”被抓,畸形的政商關係也每每隨之曝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麵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當前,中國正在借助反腐敗的鬥爭破舊立新,構建良好的政治生態。本刊上期的封麵報道《畸形政商朋友圈》花了大量的篇幅解讀當代官商“朋友”應該是怎樣的關係。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主流的觀點認為政商緊密的關係是必須的,是有利於經濟發展,推動社會事業的,但政商關係卻不能過於親昵、曖昧,甚至庸俗和越軌。
其實,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整肅黨風,很多官員都在漸漸改變作風,與商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再一起打高爾夫,不再一起上EMBA,不再一起去會所,“吃拿卡要”的情況也有顯著改觀。但要提防的是,一些地區、一些官員與商人的關係矯枉過正,過於冷淡,一改原先官商曖昧時辦事積極的作風,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既然多做多錯,那就索性不做;官商不能走得太近?那索性就避著躲著。連正常的官商交往都拒絕了,企業家們為此叫苦不迭,項目得不到行政應有的及時的支持,始終不能落地。
這其實也是一種畸形的政商關係,反腐敗、整頓官商關係的初衷不是要政商形同陌路,這種畸形的政商關係導致的不作為,同樣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應視為改革麵臨的一種阻力。
說到底,官商過於親昵與官商形同陌路都是權力過於任性的表現,政府部門掌握的資源以及行政審批權還是過於龐大,需要進一步限權簡政,明確好官員的“正麵清單”,也就是什麼事情可以做,正麵清單外的事情一律不許亂插手,而商界的“負麵清單”也必須同時明確,約束好商界,哪些事情不可為。
要讓政商關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像眼下的反腐敗一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風氣的轉變總需要開頭,雖前途漫漫,仍需上下求索。
(本刊首席記者 楊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