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蘭:中國第一個衝破大學女禁的大學生(2 / 2)

11月,複回北京大學的蔡元培先生深為鄧春蘭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感動,明確表示:”北京大學明年招生時,倘有程度相合之女生,盡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錄取”。

在鄧春蘭的帶動下,山西教育聯合會也通過了男女共學的提案;湖南30幾位旅居天津的女青年聯名呼籲北京大學解除女禁;協和女子大學女生奚湞也聯絡一些上海、南京的女青年要求進入北京大學男女同校同班學習;即將赴法勤工儉學的向警予,代表蔡和森和她,寫了一封長信給湖南女青年陶毅,建議她”從速加入要求北大公開招收女生的運動”。在社會輿論的推動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蔡元培先生決定明年破例招收女生入學。

1920年2月,蔡元培先生經過與當時北大代理教務長陶孟和等人反複磋商和考核,先後招收了鄧春蘭、王蘭、奚湞、孟曉園、韓恂華、趙懋芸、趙懋華、楊壽壁、程若勤9名女生入學,鄧春蘭分在哲學係,她們成為我國曆史上男女合校後的第一批女大學生。北京大學一帶頭,全國各高等院校也紛紛效法,陸續解除女禁。就這樣,這沿襲幾千年的”男女有別”的大學女禁,在五四運動的衝擊下,在鄧春蘭首起奮爭下被打破了。《北京大學日刊》、《北京大學學生周刊》及《少年世界》、《少年中國》等報刊,都以顯著的地位報道了這一消息,並爭相刊登這些女大學生的照片,發表她們的文章、講話,熱烈稱頌這教育改革和婦女解放運動的重大勝利,讚揚這些勇開一代新風的女英雄。

但是,一些封建遺老遺少們卻把這件事視之為不遵祖訓,有傷風化,他們拚命反對,還向當局進惡言。當時任大總統的徐世昌為此發出詰誡;教育部也致函北京大學,橫加幹涉。更有一些反動軍閥、官僚竟聲稱,要把”那個男女同校的姓鄧的”“看管起來”。在頑固派的強大壓力下,北京大學當局也動搖了,以座號已滿為由,拒絕再收女生,對已入學的9名女生還進行了”一番甄別試驗”。然而,這隻是一股逆流而已。順應曆史發展的婦女解放、男女教育平等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洪流。這洪流奔騰向前,永不複回。

建國後,鄧春蘭曾任甘肅省文史研史館館員,是第四屆甘肅省政協委員。1982年6月9日逝世,終年85歲。甘肅省政協為鄧春蘭舉行了追悼會,高度評價了她的一生。

鄧春蘭第一個起來為大學解除女禁奔走呼喊,幾經周折,終於成為我國男女合校第一批女大學生,在我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