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中國第一個寫兵書的軍事理論家(2 / 2)

孫武,字長卿,約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史載其為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為山東廣饒)人,因避亂投奔吳國,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獻給吳王闔廬。《史記》載,闔廬對孫子十三篇十分讚賞,春秋末期,任命吳國大將。有一次,吳王對孫武說:”你的兵法,吾看過了。你訓練軍隊主張厚賞與嚴刑相結合,你兵書上寫的都對,但不知練起兵來怎樣”?孫武回答說:”你可以試一試”吳王笑說:”好!你過去訓練的都是男兵,你能訓練女兵麼?”孫武說:”我兵書寫的不但能訓練男兵,更應用於女兵”。於是吳王便把宮女都叫出來,交給孫武訓練,自己坐在台上看孫武練女兵。

孫武把180名宮女分為兩隊,每人拿一支戟,並讓吳玉寵愛的兩個妃子在兩隊裏各當隊長。吳王感到孫武命自己的兩個愛妃當隊長很得體,暗自高興。孫武問:”你們知道自己的心、後背、左手、右手嗎?”宮女齊聲說:”知道!”孫武又說:”心在前、背在後。發出向前的鼓聲,你們就朝心的方向整步走,也就是朝前方整步走;發出向左的鼓聲,你們就朝左手方向整步走;發出向後的鼓聲,就朝後麵的方向整步走;發出右的鼓聲,就轉身朝右的方向走。明白嗎?”宮女們答道到:”明白”。孫武把號令交待清楚後,並三令五申:如果不聽號令,就要受到軍法的處分。接著就下令鼓手擂起向右的鼓聲,宮女們聽到號令,不僅不往右走,反而七扭八歪,哈哈大笑。孫武說:”號令說的不明白,動作講的不清楚,所以你們操練不好,這不能怪你們,是我這個主將的責任”。以後又把規定和號令重複地講了幾遍,然後,又命令鼓手擂起了向左的鼓聲,宮女們又大笑了一陣。這時孫武大怒說:”紀律不明確,軍令不熟悉,責任在我身上;可是,剛才我已講過了好幾遍,你們都不按號令去作,明知故犯,責任就在帶隊的隊長了。於是孫武下令要把左右兩名隊長斬首。這時吳王在台上看到要殺自己兩個寵愛的妃子,大吃一驚,急忙派人傳令:”我已經知道將軍善用兵了。如果沒有這兩個美人陪伴我,連吃飯都沒有味道,請大將軍不要殺她們倆。”孫武說:”我既然被任命為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們既然犯法,應按軍法處治,軍隊沒紀律不行,戰時必敗”。吳王看孫武態度嚴肅,治軍有方,隻好忍痛割愛,啞口無言。於是孫武下令把吳王的兩個寵妃當眾斬首。此後,宮女們在操練時個個嚴肅認真,恐怕自己出差錯,連粗氣都不敢出,不管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後,完全符合號令,操練得整整齊齊。

通過孫武操練女兵,吳王感到孫武確實善於用兵,執法嚴明,治軍有方,就任他為大將軍,統帥全軍,吳國的軍隊日益壯大強盛。

其後,吳王伐楚,用孫武計,聯合唐、蔡兩軍,孤立禁軍,孫武率軍深入楚地,五戰五勝,大破楚軍,攻占楚國都城郢,楚昭王出逃。”五戰入郢”使孫武以輝煌的軍事業績和赫赫戰功而彪柄史冊,同時,也使他的兵法經實踐證明為定國安邦、全戰全勝的”武經”。司馬遷在《孫子吳起列傳》中稱讚說:”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武既能言,又能行。他不僅是偉大的軍事理論家,也是偉大的軍事戰略家、戰術家,世人崇之為”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