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藝術價值
狹義的花卉,僅指草本的觀花植物和觀葉植物。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的總稱。隨著人類生產、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的不斷發展,花卉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廣義的花卉,指凡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並經過一定技藝進行栽培和養護的植物,有觀花、觀葉、觀芽、觀莖、觀果和觀根的,也有欣賞其姿態或聞其香的;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從水生到陸生、氣生;有的匍匐矮小,有的高大直立;有草本也有木本,有灌木、喬木和藤本,應有盡有,種類繁多,都包括在花卉範圍之中。
1.係統科學,理論結合
花卉學是一種綜合性的科學,它的理論體係是建立在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和有關學科的基礎上的。花卉學是研究花卉的種類、形態、栽培、育種和利用的科學。主要內容有花卉的生物特性及其外界環境的關係。有係統地探討其生長發育的規律、栽培管理措施,育種方法和綜合利用等。因此,花卉學必需與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遺傳學、化學、物理學、土壤學、植物分類學、昆蟲學、環保學,及植物營養學等科學有密切關係,才能完成花卉學的研究。
花卉種類多、分布廣,生態環境各異,習性千差萬別,各自都有自己特有的形態和生物學特性,這就要求我們創造適合於它生長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水質、肥料等條件,因此,就必需研究生物學、土壤學、肥料學、植物生理學、植物遺傳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等,才能不斷提高花卉栽培水平,不斷培育出新種和優良品種等。
植物造景是世界園林的趨勢。在進行植物造景時,花卉是基本素材。把不同的樹木花草,在遵循科學性的基礎上,盡量講求藝術性,使喬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植物與鑲邊的植物等各得其所,構成一個人工植物群落整體。因此,就必需研究植物學、植物種群學、生態學、園林美學、園林種植設計學等。
植物組織培養及細胞培養,是20世紀出現的一種新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花卉繁殖和育種。因此,必需研究植物學、細胞學、遺傳學、植物病理學、植物生理學、有機化學等科學。
2.美化環境、豐富生活
花卉是色彩的來源,也是季節變化的一種標記。花卉是為園林和風景區進行綠化、美化的重要活材料,是用以點綴居室、會場、陽台、道路、居民區、工礦區、寺廟等處的素材,構成各式景觀。花卉之美還常因季節、時間與天氣而有變化,四季相異,早晚不同,晴雨有別。花卉從發芽、抽梢、展葉到開花、結果、散子等階段構成的節奏感,使人們體會到動態美和生命的旋律。
花卉以它的姿色、風韻和香味給人美的享受,它即能反映大自然的天然美,又能反映出人類匠心的藝術美。我國曆代文人,常把植物人格化,從聯想上產生某種情緒或境界。梅花清標高韻,竹子節格剛直,蘭花幽穀雅逸,菊花操介清逸,梅蘭竹菊以四君子入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也是花中君子。此外,還有牡丹富貴,紅豆相思,紫薇和睦,玉蘭色如玉而香如蘭,好比亭亭玉立的少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