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洞察術(1)(1 / 3)

人總是善於掩飾自己的,但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怎能遮掩?任何一個人都會隱藏自己的內心,或深或淺,或是善意之下的自我保護,或是征服之前的老謀深算。因此,生活在這個競爭無處不在的時代裏,我們必須學會閱人讀心。

洞察人心,講究的是對人的外觀形象和內心活動的探察,從一個人在生活中表現出的各種細節去解讀其心理,進而把握其真實的思想,洞悉內心深處的秘密。

高爾基在其著作《馬特維的一生》中曾說道:“世界上的人從外表上看來是各色各樣的,但是如果把內心稍稍揭開,那種無所依歸和心靈不安的情況,則是彼此都相同的。”當你掌握了讀心術之後,你將發現結識人、琢磨人、了解人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對方再多的掩飾也隻是給你提供更多的佐證,供你把他內心研究得更加透徹。你不妨耐心地看完他或拙劣或虛偽的表演,細細分析他的心理狀態和弱點,然後決定-是投其所好,還是敬而遠之;是真心以待,還是敷衍了事;是以退為進,還是小心提防。

察言觀色:相由心生,言表心聲。

閱人之術,其精妙在於明察秋毫。一個人的外貌特征、言談舉止、穿衣佩飾、情趣喜好,甚至是飲食習慣都會泄露他內心的秘密;對方每一次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是他的情感趨向、思維模式以及行為方式的外現,由此便可推斷出他的真實意圖。因此,察言觀色是一種處世能力,也是一項處世修煉。它既需要眼睛的洞察力,又需要大腦的綜合判斷能力。

麵部五官折射心理訊息,肢體語言泄露心靈秘密。

通過一個人的麵部表情可以看穿一個人的心理,看透他是什麼樣的人,因為每個人的表情後麵是他的生活經曆、學識修養、心態人格;肢體可以通過動作和造型來表達情感。麵部和肢體就猶如心靈和表象、隱秘和暴露那樣存在著本質的差異。

人的表情會說話。

人的身體構造及社會環境決定了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動,而這些功能和活動影響著人體的外部表征和表現行為。因此,我們從這些外部表征和活動行為的各種現象中,能按照一定的統計規律總結歸納出一些類型,推理分析各類型與人們生理和心理活動的關係,從而了解人的內在活動狀態。這也是古代人“麵相說”有一定根據的地方。所以,我們通過頭麵部的表現能在一定程度上“讀懂”人的內心活動。

比如,一個人心裏正在打什麼主意,會通過他的眼神忠實地告訴別人。當一個女人對男人表示好感的時候,她的眼睛會說出嘴上不能說出的話,就是睜大她充滿活力的眼睛。當一個女人表示拒絕的時候,她就會用憤怒的眼神,輕蔑嘲笑的眼神,來表示她嘴上不願說出的情感。當一個女人用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的眼光掃視一個人的時候,表示對對方的輕蔑和審視。時而移開眼光直視遠處,這表示根本不關心你說什麼;當你看到對方灰暗的眼光,就應該想到對方有不順心的事或發生了什麼意外的事情;而當你和對方交談時,對方的眼睛突然明亮起來,則表示你的話觸動了她的心靈和興趣。常常有這種情況,有些人口頭上極力反對,眼睛裏卻流露出讚成的神態;有些人花言巧語地吹噓,可是眼神卻表現出他是在撒謊。

眼睛是靈魂的窗戶,它毫不掩飾地展現你的學識、品性、情操、趣味、審美觀和性格。一個敏銳的人,總是善於捕捉人們瞬息萬變的眼神,洞察對方的內心。

人的耳朵也有著內心的玄機。假如你想對情人悄悄說幾句話,是對著他(或她)的左耳說呢,還是右耳說?如果是前者,你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美國的西姆教授道出了個中的奧秘:無論男女,與右耳相比較,左耳更喜歡甜言蜜語,聽到的情話最容易令人動心。因為人的左耳是由右半腦控製的,而右半腦恰恰就是負責處理情感的優勢半腦,同時,左耳對聲音刺激的反應更靈敏,甚至包括音樂的和弦及曲調。而如果你要想對方牢牢記住你說的話,則應對著對方的右耳說。人用右耳聽的話比用左耳記得要牢。右耳聽到的信息彙入左半腦,而左半腦比右半腦更具記憶優勢,這種優勢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得到強化。因此,聽不同的話用不同的耳朵,效果大不一樣。

嘴巴不僅用來表達有聲語言,也可反映人的情緒和心理活動。比如,嘴唇閉攏表示心態寧靜、端莊自然;嘴唇半開或全開表示疑問、奇怪、有點驚訝;嘴角上揚表示善意、禮貌、喜悅;嘴角下垂表示痛苦悲傷、無可奈何;撅嘴一般表示生氣、不滿意;嘴唇緊繃,多半是表示憤怒、對抗或者決心已定;在交談時,用牙齒咬住嘴唇,說明正用心地傾聽他人的講話,也可能是在認真地反省自己;等等。

我們常常在廣告牌上看見電影明星或模特兒的側麵廣告,幾乎展示的都是左臉,這是為什麼?再比如一張臉譜照片,左邊為生氣的表情,右邊為微笑的表情,你看過後,會被左邊生氣的表情所吸引,並形成一種不易磨滅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