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個國度真的很虛偽,一直倡導西方的言論自由卻要我們接受自己不讚同的觀點!歐美的辯論賽都是對號入座的!再者,孔聖人的‘因材施教’被寫進教材多年,數千年後還是一句空話。要是當年他說的是‘因錢施教’,那麼我想他也是中國最偉大的預言家了!”
“我在英國常常聽到一些搞教育的人的言論‘牛津和劍橋把學生當成生物,讓生物生長;別的大學把學生當成礦物,讓礦物定型。’在中國,孔聖人也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抵如此吧!中國的教育如果說真有一點變化的話,大概是學校多了,學費少了。”
“《紐約時報》曾評論,中國正飛速的發展,可是高考製度還像那兩根筷子一樣一成不變。”
……
下午的時候兩人好像兩頭從沉睡中醒來的雄獅,當掩飾的外衣褪去了,會發現,那光芒讓你無法直視。
兩人站到了一塊,舌戰群英!終於演變成了一場東西方教育製度的辯論。
“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有著中國兩大學子心中的聖堂——北大和清華。這兩所大學承載的,是中國的希望和未來,所以,在亞洲、甚至是在世界,沒有人敢小瞧這兩所學校,盡管她們並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是為中國培養了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也足以引起所有人的重視了。”一個清華的美女反駁道,與之針鋒相對。“中國尚在發展,教育製度也在逐步完善著,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啪啪……
楊顥和宮央相視一笑,然後鼓掌了。
“這麼說,你們讚同我方的觀點了?”一個滿臉青春痘的男生激動道。無他,這兩個家夥太難纏了。
兩人隻覺得頭皮發麻,這發育不全的小屁孩算哪根蔥?
“唉,魯迅先生告訴我們,國人總是自以為是!”宮央站了起來,搖頭道。“中國是在發展!GDP超英趕美,號稱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事實是,窮者愈窮暴發戶更爆發!賴斯先生說過,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是和這個國家的科教文衛事業相關,所以這種發展是畸形的!現今的教育製度就像前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再不改革,清華北大將成為曆史!”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最能說明了!”楊顥站起來補充道。“而港大在世界名校上的排名是前五十,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選十大名校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把港澳台三地的高校放進去,一個特區是很難解釋的!看來是這些人不樂意承認三地,每天嘴裏喊著收複收複什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政治和商業掛鉤了的教育永遠走不出死胡同,這兩所國子監多年後會淪為‘金文憑 製造廠’的!”
國內高校的佼佼者都彙聚一堂,更多的是大四大三的學長,隨便捉出一個人或許是某省的高考狀元,更甚是全國高考狀元。
這次各路大神還肯給麵子,最近四年的高考狀元都來了,七尊大神,可謂一大盛事!
沒錯,是七個!因為今年的文理狀元都被宮央攬了,一頂兩!
這是一場巔峰之戰!
“嘿,我聽說高考狀元是沒什麼出息的……”趁著廣告時間宮央輕聲說道。
“事實!”楊顥漫不經心。“據多路人馬近四十年的追蹤拜訪,所謂的高考狀元出了社會不論在哪個領域都沒有特別大的貢獻。今天很詭異,往常要是出現三個算多的了,很多高考狀元不是留學就是留學,倒是你,別人在追逐目標你好像往回走了。”
“好好!”宮央倒如釋重負。“那我放心了!”
那表情好像一個被診斷為絕症的病人,突然又被告知這是初期,能治好的!
“很多人千辛萬苦的往高峰爬,而有些人出生已經站在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上,漸漸成長,悠閑坐著纜車滑下高峰。前者固然生活充實可是活得很累,後者一片坦坦蕩蕩走著康莊大道。”
“唉,這都是命啊!”楊顥靠在椅子上。
“據招生辦統計出來的最新數據,今年香港各大學在內地招生比例高達近四十比一,甚至高出北大清華在部分地區的招生比例,畢業後具有明顯更好的就業預期。使得內地尖子生青睞香港高校,在上海河南福建和雲南等地,一批取得高考最高分的學生已經去了香港就讀。這種情況雖然和我們一些大學招生目前還沒有直接衝突,但是三年後,十年後呢,我不敢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