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危機的希望還在中東。沙特手中握有每日400萬桶左右的閑置產能,可用來彌補利比亞減少的產量。沙特石油大臣阿裏·納伊米表示,歐佩克隨時準備提高產量,以彌補利比亞減少的產量。

增長與回報

投資者自以為增長就等於回報,但頗有證據表明,經濟增長與股市回報未必畫等號。

2005年,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的裏特爾教授的研究表明,經濟增長不一定會給股東帶來好處。他主要分析了16個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德國和日本。結果是,常年經濟複合增長率和股票回報率之間的相關性為-0.37。此後,野村證券應用裏特爾的方法研究了1988年以來亞太眾多股市的表現。研究也發現,實際GDP與股市回報之間的相關性最多隻能說模糊不清。野村的解釋是:新興市場的GDP增速往往是由高儲蓄率和不斷提高的勞動生產率推動的,不過這些因素不一定影響利潤或分紅。

相比更加發達的市場,新興市場的不良公司治理是個更大的問題。市盈率往往定得過高,進而降低了未來的實際回報。

4萬元天膠

3個月時間,天然橡膠價格就從每噸3萬元飆漲到4萬元,且在4萬元上方持續了1個月。4萬元的曆史最高膠價意味國內輪胎企業很可能全麵虧損。已有幾家上市輪胎企業發布2010年盈利預減甚至預虧公告,風神股份預計2010年淨利潤將同比減少50%左右;黔輪胎A預計2010年度淨利潤同比下降50%~70%;S佳通預計2010年淨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珠江輪胎則預計2010年下半年出現重大虧損。據統計,2010年全國輪胎企業的虧損麵為26%。天然橡膠價格之所以屢創曆史新高,主要原因是資源性原材料漲價、橡膠需求量大幅上漲、生產天然橡膠的出口國限製出口、氣候影響導致局部減產和期貨市場的資金炒作。而這一切,短期內均難有改觀。

美元的避險地位

2月22日美元彙率在避險買盤的支持下一度大幅上漲,美元指數觸及79水平。不過,23日的歐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再次下跌,並一度跌至77水平。

中東局勢下的避險資金首先選擇的是黃金,但資金量大到一定程度,卻不得不擠入美元這個避險池。但旋即下跌卻意味著美元可能失去傳統避險貨幣的地位。與瑞郎等其他傳統避險貨幣相比,近期美元走勢疲軟,反而呈現下跌之勢。

美國1月份的PPI和CPI均超預期,這意味著美元已漸有加息的機會。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複蘇勢頭強勁,加上中東和北非地區局勢持續動蕩,這原本是美元大舉反攻的好時機。投資者開始對美國的財政狀況和債務水平感到擔憂,並對美元和美債市場的避險地位進行重新定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將開始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