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馬丁?路德?金為何身為一個和平主義者,卻傾向於白人空軍將領丹尼爾?詹姆士,而非黑人高級官員。馬丁?路德?金博士回答:“我以別人的原則去判斷他們,而非用我的原則。”
23
一定要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
通過莉莎和米歇爾的相互合作與需要,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格局:米歇爾需要求助於莉莎,獲得為自己作宣傳的開支;莉莎為了在她的業務中吸引名人,需要米歇爾作為自己的代理人。你看,他們互相滿足了對方的需要。這一原則看來是如此的簡單明了,雙方的需要應得到同等滿足。這個原則同樣可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的人際關係,隻有使相互間感情上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才是行得通的。
所有這些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他們都懂得如何有效地同別人打交道。我們中有些人在這方麵有可貴的直覺,他們學到了這方麵的技能。人們應當懂得如何去影響別人的思維方式,也許任何事情的失敗,常常都可以歸結為與他人打交道的失敗。
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來說,人是最寶貴的。對於生存於世的每一個個體來講,人也是最重要的。隻要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願意與否,你都必須同人打交道,如今再沒有人能夠到森林山洞去隱居,去忍受魯賓遜式的孤獨生活。為了讓自己的努力換來更大的成功,我們離不開社會環境,離不開周圍的人。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類似的現象:
(1)一位工作出色的機修工,卻最先被老板解雇了。
(2)一位在班上成績並不算得上最好,表現也並不怎麼樣的學生,畢業後卻比別人找的工作更好,幹得也更出色。
(3)一位在部門工作最辛苦的職員,卻沒有簽訂延期的合同。
當然,我們無法用幾個字或一句話來解釋這些現象,但有一點,這些人的個性以及他們把握別人的能力肯定與別人有所差別。有效的人際關係,應該基於一種有效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不應當失去平衡,以至於讓一個軟弱的人聽任別人把他當作逆來順受的羔羊加以利用,或者讓一個專橫的人以獨裁者的性格把自己的方式強加給別人。
讓我們看看卡耐基技術研究所進行的一項有趣研究吧。這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獲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85%是基於個性,隻有15%是因為技術和訓練。任何人際關係,無論是私人交往,還是業務關係,如果它是以成年人的那種互利的觀念來支配的話,對雙方來說隻會有益。你為別人提供急需的東西,人家也會滿足你的需求。
米歇爾是一位青年演員,剛剛在電視上嶄露頭角。他英俊瀟灑,很有天賦,演技也很好,開始扮演小配角,現在已成為主要角色演員。從職業上看,他需要有人為他包裝和宣傳以擴大名聲。因此他需要一個公共關係公司為他在各種報刊雜誌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關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不過,要建立這樣的公司,米歇爾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聘用高級雇員以及其他開銷等。偶然的一次機會,他遇上了莉莎。莉莎曾經在紐約一家最大的公共關係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她不僅熟知業務,而且也有較好的人緣。幾個月前,她自己開辦了一家公關公司,並最終希望能夠打入非常有利可圖的公共娛樂領域。到目前為止,一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歌手、夜總會的表演者都不願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還隻是靠一些小買賣和零售商店。倆人一拍即合,聯合幹了起來。米歇爾成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則為他提供出頭露麵所需要的經費。他們的合作達到了最佳境界,米歇爾是一名英俊的演員,並正在時下的電視劇中出現,莉莎便讓一些較有影響的報紙和雜誌把眼睛盯在他身上。這樣一來,她自己也變得出名了,並很快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娛樂服務,他們付給她很高的報酬。而米歇爾,不僅不必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筆的錢,而且隨著名聲的增長,也使自己在業務活動中處於一種更有利的地位。
通過莉莎和米歇爾的相互合作與需要,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格局:米歇爾需要求助於莉莎,獲得為自己作宣傳的開支;莉莎為了在她的業務中吸引名人,需要米歇爾作為自己的代理人。你看,他們互相滿足了對方的需要。這一原則看來是如此的簡單明了,雙方的需要應得到同等滿足。這個原則同樣可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的人際關係,隻有使相互間感情上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才是行得通的。這些基本的感情需要是:
(1)對工作成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