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說,中國民眾不少人結識勺\佰伴”這個古怪的名字是從一支職業球隊勺\佰伴超級明星隊”開始的。其中原中國女排的主攻手郎平擔任教練,更讓中國人感到親切與興奮:這位有“鐵榔頭”美稱的主攻手,為中國女排的“五連冠”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人們愛戴!
這又是富於創新意識的和田一夫的一招靈思妙計。
八佰伴總部遷港後,發展神速,幾年間已成為香港的百貨大王。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為進軍中國內地打下良好的基礎,和田一夫授意斥巨資組建排球隊。
八佰伴組建了世界第一支女子職業排球隊——由多國大牌明星組陣的八佰伴超級明星隊。又原封不動買下了整支古巴女排,讓它在沒有重大國際比賽任務的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以八佰伴公司名義出賽。
八佰伴女子排球對抗賽在中國十幾個大城市巡回打了幾十場,為八佰伴帶來了良好的商業形象、商業效益。它聘請的國際排壇的知名人物郎平為它的賽事平添了魅力與感召力。
更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其影響嫋嫋不絕,不但令中國的老百姓重睹了闊別已久的郎平,還為她後來出任中國國家隊女排教練、報效祖國埋下了伏筆!——這當然是後話了。
非凡的愛心巨大的誠意
66歲的和田一夫在上海對記者說:八佰伴成功的訣竅是“買賣是愛”,以感激和愛心來接待顧客。
“買賣是愛”這一口號是和田一夫一生之經驗和體會的結晶。這是從父親和田良平“信用第一、感謝第二”的經商信條發展而來,溶入了“生長之家”關於愛心的教義完善而成的,是八佰伴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
和田一夫在父母親講究信用道德、富於愛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尤其是母親將他引入了“生長之家”教團,使他接受了感激與愛的教導之後,對人間的愛心與商業活動中的誠意,一直是他精神上的主旋律。
從“生長之家”的教義《生命之真諦》中,從清晨“神想觀”的祈禱修煉中,在隻記好事的“光明日記”裏,和田一夫40多年如一日,始終堅持著從善的愛心,向往光明,樂觀開朗。
久而久之,他陶冶出了樂觀向上的性格、高尚的精神境界、高品位的個人修養。
他善待職員與顧客。自他1962年擔任八佰伴百貨店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與職員談心,一直是他投入很大熱情的一項工作。他說,他喜歡與職員談心,可以從中學到不少學問。
在八佰伴的規模不斷擴大之後,他仍堅持了這一製度:每100人,就要造就一個幹部,如1000人,便要造就10個幹部。而他直接領導的幹部,是每晚傾聽著他的設想成長的。現在成為了公司的集團經理會議的成員,又將此“談心”的方法發揚下去。
他提出“彼此既是同事又是朋友”的口號,八佰伴的職員無論在進入八佰伴之前如何對立,隻要一進入八佰伴,便在企業的教育下,冰釋前嫌,成為同事與朋友。所以,八佰伴每日的晨會上,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職員手拉手,高呼“今天也加油幹吧!”成為極感人的場景。
和田一夫的待顧客以“愛心”,更是具有著長久的淵源和良好的口碑。從他父親的“買10元錢東西也是貴客”的主張始,和田一夫向來待客以誠,從不牟取暴利、以次充好,其熱情與友善堪稱“仁商”。
和田一夫對此深有感觸!他曾說:“其實經營者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在對外交流中以及在與職工的交往中,建立一種心靈相通的良好信賴關係。
“在人際關係上,不管手段多麼高明,也不一定能處理得好。人們會觀察你是講真話還是講假話,是奉承客套還是心懷誠意。”
和田一夫曾親曆一個“誠心感人”的動人事例。
香港八佰伴百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佐久間佑二,原是新加坡分公司管理成員中的第三號人物,在新加坡工作了7年,心裏很希望能回日本工作。
但佐久間佑二能力突出,成績卓著,加之對部下懷有一顆“愛心”,身先士卒,很有威望。和田一夫很欣賞他,決定提拔他到香港任職。和田一夫當時隻說了一句話:“這一工作非你莫屬,拜托了!”
佐久間佑二極為感動!他放棄了自己的初衷,毅然前往香港任職,並作出了出色的成績。
佐久間佑二追憶往事時,極有感觸地說,他是因為和田一夫的這一句話才下定決心的!
和田一夫聞知,也深為感動!他說:“我當時毫無虛偽之詞,確實由衷感到‘非他莫屬’,所以就對他直說了真心話。假如我稍有恭維奉承之意,從讓其為公司賣命的用意出發,隨口說一句‘非你莫屬’,他也不會動心吧。”
所謂唯有真情動人心是也。
與這一思想相一致,和田一夫曆來堅持正當的商業行為。在風傳“香港的大企業在與中國進行經濟往來的時候,都要向重要官員行賄”的環境中,和田一夫仍堅持自己的觀點。
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胸懷磊落毫不掩飾:“我認為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八佰伴沒有用過一分錢進行賄賂!正確的商業道德不允許使用這樣的錢!經濟哲學告訴我們,誠意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和田一夫真正做到了不管東風西風,心之所係隻是一個“誠”字,以誠意去從事正當的商業活動。
緣於愛心與誠意,和田一夫常常思考分享幸福的問題,他有自己獨特的幸福觀。
他引用立石電機企業的老板立石一真的話說:“雖然,追求幸福是每個人享有的權利,不過,如果你自私而不為親戚朋友和大眾著想,幸福就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來。”
和田一夫很讚成他對幸福的理解,他也記住了這位大企業家對後輩及職員常說的話:
“愈能為別人設想的人,他愈是個享受幸福的人。”
因而,和田一夫製定的八佰伴的目標是造福大眾。後來他又把“為人類作貢獻”寫入了八佰伴集團的宣言。
這無一不詮釋著“買賣是愛”的精義,表達了和田一夫具有高尚情操的精神世界!
人們總愛評說成功人十頭頂那顆幸運之星。不錯,若非命運的垂青,沒有機緣的相助,僅憑個人的苦鬥,一個人是不可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太遠,超乎芸芸眾生的。
開朗而雄辯的和田一夫從不諱言這一點,他聲稱他是個鴻運當頭的幸運者。回顧他的創業史,亦不乏此類的例證,他還多方加以論述。是祈禱?是開朗?抑或是心向光明?或是信念?總之,說不清道不明的冥冥中的神靈,為他帶來了頻頻的好運!
但千萬不能忘記,比好運與機緣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努力和奮鬥。若不經過這一苦鬥的曆程,不具備一定的條件,再好的機緣也不會屬於你,命運的青目隻能換成白眼或歎息。
老作家冰心早年曾以優美的文筆寫下了這首廣為傳誦的富於哲理的小詩:
成功的花,
人們隻驚歎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灑遍了犧牲的血肉,
浸漬了奮鬥的淚泉。
這是一切成功者的奮鬥曆程的寫真!
和田一夫很推崇的亞洲最大的財閥李嘉誠是這麼談論幸運的:“我覺得成功有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完全靠勤力工作,不斷奮鬥而得成果;第二個階段,雖然有少許幸運存在,但也不會很多;現在呢(第三個階段)?當然也靠運氣,但如果沒有個人條件,運氣來了也會跑掉的。”
睿智的李嘉誠是理智的,他用平實的語言闡明了成功中幸運所占的比例,樸素無華,卻入情入理,無懈可擊!
富於激情的和田一夫與他“所見略同”,但他的闡述更富華彩:“好運隻跟隨努力上進的人,懶散怠慢不積極做人的人,即使掌握了好運,到頭來也隻會落到一敗塗地的境地!”
這裏,兩位不同國籍、不同行業、成就各異的傑出人士,卻不約而同地表明了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個人的努力和條件是成功的關鍵。換句我們所熟悉的話,即: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的的確確,像和田一夫這樣具有如此意誌、信念和深懷愛心的人,怎能不出類拔萃,好運頻顧,大獲成功呢?不過,任何人能具備這些因素,用和田一夫的話來說,也都能從零變成億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