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一夫對未來抱著必勝的信心!這信心既非虛妄的幻想,亦非盲目的樂觀,和田一夫是性情中人,他的信心源於生活的啟示、切實的感悟。
他說:“這種信心是從我長期在亞洲經商的經驗中產生的,和經濟學家、統計學家、政治家的論述演講迥然不同,是我切身感受、親身體驗得來的。”
和田一夫移居香港不久,適逢上海市長到香港訪問。原定停留10日的,後來延長了幾天。上海市長仔細考察了香港的證券交易所等經濟方麵的重要機構。
這是1990年。很敏感的時間。
愛動腦筋的和田一夫反複琢磨此事:上海市長為什麼如此熱心地考察香港的經濟形勢呢?
他的結論是:中國政府派遣繁華的商業都會上海市的市長來港考察經濟,顯然中國誌在經濟開放。
敏感的和田一夫,張開他搜索商業信息的敏銳嗅覺,尋找他認為可以成立的理由。
他從傳媒中了解到,中國政府高級官員的子弟,有1.1萬人正在美國留學。
他如同從獨生子女的穿著上發現下世紀的生活方式一般,立時心裏一亮,又抓住了一絲蛛絲馬跡:
這些子弟將肩負下一代的重任,中國的觀念也會逐漸發生變化吧!
……
後來,在一個正式場合,和田一夫非常難忘地受到了中國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會麵給和田一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田一夫對江總書記的印象非常之好!他發現江總書記是個非常有見地的人。他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很高的透明度,令和田一夫頓生好感:這是一位不講空話,注重實際,不粉飾太平的領導人!
江總書記與和田一夫談論了反腐敗問題。江總書記毫不文過飾非地表明自己的觀點:中國的腐敗問題很嚴重,政府一定要嚴肅對待。
和田一夫聽著這個嚴肅的話題,卻有如沐春風之感。中國領導人的危機意識令他感到希望。以他人生的經驗來看,正視問題,方能解決問題,危機意識往往可以有備無患,化險為夷!
基於對中國政局的信心與對中國領導人的良好印象,與中國政府官員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他與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兒子鄧樸方,有過多次的會麵,彼此已像老熟人一般親切熟絡。他與鄧樸方有個約定,準備改造維多利亞公園,好讓鄧小平在1997年來到在他的英明政策下回歸祖國的香港看一看。
種種跡象和感受,令他的感覺越來越明朗堅定:他相信中國政府,對1997年之後充滿樂觀!
和田一夫認為,中國向英國政府作出的保證,現有政策的50年不變,承認外國企業存在等承諾,是一個世界性的承諾。
“一國兩製”對香港是最好的政策,中國政府會堅定地維護這一製度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毫無風險。沒有誰會對你的前途打保票,就是打了也不作數的。和田一夫爽朗地大笑。
他達觀地看待這一問題:“機會與風險是一起存在的,如果害怕承擔風險,那麼機會就會失去!”完全是商海弄潮兒的勇氣和膽量!
香港的《信報》在1995年如此評價說:“5年前,八佰伴集團宣布把總部由日本遷往香港,當初引起日本經濟界的很大震動。現在看來,財經界的人士無不被和田一夫的高瞻遠矚的決定所折服。”
站得高、望得遠的和田一夫不畏風險把握了先機,抓住了主動,現在得以談笑風生縱論時事。
有記者問他:“你看日本企業現在到香港是不是太遲了一點?”
和田一夫毫不回避地說:“是啊,遲了一點。”
盡管批評表達得很溫和,他仍以日本式的不露鋒芒的話語予以緩衝,和田一夫說,機會仍有的,“香港九七回歸之後,經濟上將跟中國內地的聯係更加密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機會我想會越來越多。”
和田一夫相信這條樸素的真理:世界上誰都願意富起來,決不可能隻有中國人不想富裕。通過經濟開放富裕起來,是人類共同的願望,何樂而不為呢?
他以直麵現實的樂觀主義宣稱:香港經濟界人士所害怕的“香港中國化”不會發生,而“中國香港化”卻即將揭開帷幕。香港的歸還對中國來說,是發展經濟的大好時機!
和田一夫在首次訪華時,便果斷地抓住時機,與中國政府介紹前來溝通感情的東安集團簽訂了協議。
東安集團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複合企業集團。和田一夫與它簽約,同意共同出資在香港開設東安集團經營的高級涮羊肉食館東來順。
這種誕生於滿族人軍旅生涯的吃羊肉的方法,經過世代的演變,已經成為北京的一道名菜,與“全聚德”的烤鴨並稱。
這一京味火鍋的吃法,是將片薄如紙的羊肉片,在滾沸的火鍋上燙一下就取出來——這一過程叫“涮”,然後蘸上用花生醬、豆腐乳、韭菜花等近10種香料配成的調料,味美可口,毫無膻味。
“涮羊肉”的關鍵是選料的考究,其羊肉必須是內蒙古特有的小尾巴綿羊。東來順的羊肉都來自於內蒙古特別定點的牧場。
凜冽的寒冬,滴水成冰,撩開北京飯店特有的棉被一般的門簾,在紅火融融的燃炭紫銅火鍋上,來兩三斤片薄如紙、堆疊得尺把高的羊肉片,一大海碗浸泡好的綠豆粉絲,再來幾盤切得大塊的白生生的大白菜——其數量足以把南方人嚇倒。一家幾口,或三五好友,端著斤把重的大啤酒杯,圍爐“涮羊肉”,是北京冬日的一大景觀。
美食家的和田一夫當然要嚐試“涮羊肉”了,這是他在香港收購餐館時的絕招,形如老中醫的“望聞問切”,不嚐過,怎麼敢推銷給消費者?
於是在聞名遐邇的東來順,古色古香,雕門繪牆,紅黃相間的北方風格的情調中,和田一夫如每一個來此“涮羊肉”的顧客一般,先接了服務小姐捧上的“三炮台”(即南方人所稱的“八珍茶”)。喝一口,清香微甜,煞是爽口。
然後,上火鍋,涮羊肉。和田一夫挾起一片,學著主人的樣子,在鍋中涮了測,蘸上調料,放人口中,立刻一迭聲地誇讚“非常好吃!真不錯!”
有了這一口,和田一夫已經完全定奪了:考試通過,完全滿意,有信心把它推薦給廣大海內外消費者!
按照與東來順的協定,和田一夫預計不久的將來,不僅在香港,而且將在預定建造在劄幌的國際購物中心以及日本各地,共同開設店鋪!
這是和田一夫與中國經濟界連結的第一條友好紐帶,八佰伴中國戰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