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念飲食,正念做事(1 / 1)

正念飲食,正念做事

守望情緣

作者:催耕和

你怎樣吃橘子?也許這是個簡單無聊的生活問題。用刀切開,或用手剝開,放嘴裏,吃唄!

若你看了梁文道先生的《味道之味覺現象》一書,也許會有所啟迪,生出不一樣的答案。書中“吃橘子”這段是這樣寫的:

前幾年,譽滿天下的越南高僧一行禪師訪港。在他主持的禪修營裏,他教大家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吃飯,吃的時候不要交談,全神貫注於眼前的菜肴,這就是所謂的“正念飲食”了。一行禪師曾用“橘子禪”說明正念飲食的方法:不要像平時那樣一邊剝橘子一邊吃,而要專心地剝開橘子的皮,感受它刹那間射出的汁液,聞它散發於空氣中的清香。然後取出一瓣橘肉,放進口中緩慢地嚼,全神貫注地體驗門牙咬斷它,臼齒磨碎它,舌頭攪動它等每一個動作,直到它幾近液化,通過食道吞咽下去為止……精彩!一個橘子隻有這樣吃,才會全身心體驗橘子的曼妙清香,這也是對自然賜予的橘子的極大尊重。吃的是橘子,修行的是自身,怪不得叫“橘子禪”了。

相信平時你有這樣的體會,一生入口入胃的東西無數,但大多囫圇吞棗,又有何時凝神聚力、認認真真、專心專意品味過呢?早晨為了趕著上班,把油條、包子三下五除二就塞了進去。中午的快餐大多是胡亂對付,甚至是眼睛落在電腦屏幕上進行的。晚餐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與朋友的閑談中,就是伴著電視節目機械地入口。營養似乎有了,但少了對美食的享受,更少了禪修的至境。

從怎樣吃橘子,就可以看出人生的境界,就可以判斷出處世的層麵,此言不虛。試想,若一個人能時時刻刻一心一意對待麵前需要解決的任何事物,既能“正念飲食”,又能“正念做事”,既不憂慮過去,也不擔心未來,隻專注於當下,凝心於此刻,如此一以貫之,想不成功也難。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