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多麼經典的一句話!從昨天的風雨裏走過來,身上難免沾染一些塵土和黴氣,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記憶,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們需要總結昨天的失誤,但我們不能對過去了的失誤和不愉快耿耿於懷,因為傷感也罷,悔恨也罷,都不能改變過去,不能使你更聰明、更完美。如果總是背著沉重的懷舊包袱,為逝去的流年傷感不已,那隻會白白耗費眼前的大好時光,那也就等於放棄了現在和未來。追悔過去,隻能失掉現在;失掉現在,哪有未來!正如俗話所說:“為誤了頭一班火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火車。”
要想成為一個快樂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記得隨手關上身後的門,學會將過去的錯誤、失誤通通忘記,不要沉湎於懊惱、後悔之中,一直往前看。時光一去不複返,每天都應盡力做完當天該做的事,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應當重新開始,振作精神,不要使過去的錯誤成為明天的包袱。記得當代大提琴演奏大師帕波羅·卡薩爾斯在他93歲生日那天說過的一句話:“我在每一天裏重新誕生,每一天都是我新生命的開始。”
點滴哲理
明天將是新的一天,應當重新開始,振作精神,不要使過去的錯誤成為明天的包袱。
使別人快樂
施恩於人共分享,獻花者手中留餘香。
每天都想想,怎樣才能使別人快樂?這樣你就會逢凶化吉,因禍得福,快樂就會飛到你的身邊,使你遠離精神科醫生。
有一天,上帝對教士說:“來,我帶你去看看地獄。”
他們進入了一個房間,許多人正在圍著一隻煮食的大鍋坐著,他們眼睛直呆呆地望著大鍋,又餓又失望。每個人手裏都有一隻湯匙,因為湯匙的柄太長,所以食物沒法送到自己的口裏。
“來,現在我帶你去看看天堂。”上帝又帶教士進入另一個房間。這個房間跟上個房間的情景一模一樣,也有一大群人圍著一隻正在煮食的鍋坐著,他們的湯匙柄跟剛才的那群人的一樣長。所不同的是,這裏的人又吃又喝,有說有笑。
教士看完這個房間,奇怪地問上帝:“為什麼同樣的情景,這個房間的人快樂,而那個房間的人卻愁眉不展呢?”
上帝微笑著說:“難道你沒有看到,這個房間的人都學會了喂對方嗎?”
這個故事生動地告訴世人,人活在世要學會分享給予,養成互愛互助的行為。他們在地獄裏看到的那群吝嗇鬼,他們寧願自己餓死,也不願去喂對方,正像詩人白朗寧所說:“把愛拿走,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了。”
而在天堂裏,看到的是“施恩於人共分享”、“獻花者手中留餘香”。正像俄國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所說:“神奇的愛,使數學法則失去平衡,兩個人分擔一個痛苦,隻有一個痛苦;而兩個人共享一個幸福,卻有兩個幸福。”
世界著名的精神醫學家亞弗烈德·阿德勒曾經發表過一篇令人驚奇的研究報告。他常對那些孤獨者和憂鬱病患者說:“隻要你按照我這個處方去做,14天內你的孤獨憂鬱症一定可以痊愈。這個處方是——每天都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別人快樂?”
有一個50歲的女人,丈夫去世不久,兒子又墜機身亡,她被悲傷和自憐的感情所包圍,久而久之得了憂鬱症,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好心的鄰居帶她去找亞弗烈德·阿德勒,阿德勒問清病情後勸她去做些能使別人快樂的事。
一個50歲的她能做些什麼呢?她過去喜歡養花,自從丈夫和兒子去世後,花園都荒蕪了。她聽了亞弗烈德·阿德勒的勸告後,開始整修花園,施肥灌水,撒下種子,很快就開出鮮豔的花朵。從此,她每隔幾天就將親手栽培的鮮花送給附近醫院裏的病人。她給醫院裏的病人送去了溫馨,換來了一聲聲“謝謝您!”
這美好的“謝謝您!”輕柔地流入她的心田,治愈了她的憂鬱症。她還經常收到病愈者寄來的賀年卡、感謝信,這些卡片和信幫助她消除了孤獨感,使她重新獲得人生的喜悅。
無論一個人的生活多麼平凡,即便生理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陷,都應該學會這個精神處方——多想想,怎樣才能使別人快樂?
有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裏總是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了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燈籠走路?”
那個盲人滿心歡喜地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上燈籠並不是給自己照路,而是為別人提供光明,幫助別人。我手裏提上燈籠,別人也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到我身上,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也等於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