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公司用事實回答了這些問題,並把這些突破的取得主要歸功於以下幾點:適時減慢固有方向上的成長速度,以獲得時間思考:哪裏是下一個更值得去從頭開拓、去努力衝刺的方向;專心拓展“直銷模式”的核心競爭優勢,抓住線,帶動麵;永遠虛心地從顧客那裏聆聽,保持與顧客的親近,發掘出藏在運營各環節中的良機。然而,對於DELL來說,更具革命性的契機來自於www.dell.com。邁克爾·戴爾曾經說過:“我寧可膨脹一個偉大概念的重要性,也不願低估它。”網絡,在這裏被看做是“直接模式”的延伸,並借此發展出與顧客之間更加緊密的關係。對“網絡”的重視滲透到了公司的各個角落,隻要哪裏有DELL的公司名稱,哪裏就一定會出現上麵的網址,它們甚至並肩出現在德國舉辦的歐洲管理小組會議指示廁所的標示牌上。
網絡的革命性,在於又一次改變了DELL的經營模式。公司要求每個經理從Amazon購買一本書以感受網絡生活的奧妙。對於那種擔心員工在網上“衝浪”的想法,戴爾自有說辭,他認為那種想法就好比說“不要教公司的人識字”,因為他們可能會整天看書而不做事。
顧客可以通過“DELL頂級網頁”取得加上密碼保護、專為他們打造的DELL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追蹤貨品進度,得到銷售、服務和支持小組成員的聯絡資料,查詢訂貨是否已到達聯邦快遞在某地的儲貨區,以及何時可以運抵他們那兒。到1996年,DELL的網上銷售額就已達到每天100萬美元並且持有利潤,相對於Amazon的每季度1500萬美元而且財務上一直虧損的狀況,DELL的數字宣布,正如戴爾所言,“整個產業的聚光燈便轉到我們身上。”
點滴哲理
學會放棄機會的膽識有時比發現並追求每一個機會更為重要。
自由的鎖鏈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發展道路,麵臨著人生無數次的抉擇。當機會接踵而來時,隻有那些樹立遠大人生目標的人,才能作出正確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運。
樹立了遠大目標,麵對人生的重大選擇就有了明確的衡量準繩。孟子曰:舍生取義,這是他的選擇標準,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標。著名詩人李白曾有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名句,瀟灑傲岸之中,透出自己建功立業的豪情壯誌。憑借生花妙筆,他很快名揚天下,榮登翰林學士位這一古代文人夢寐以求的事業巔峰。
但是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自己不過是替皇上點綴升平的禦用文人。這時的李白就麵臨一個選擇,是繼續安享榮華富貴,還是走向江湖窮困潦倒呢。以自己的追求目標作衡量標準,李白毅然選擇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棄官而去。
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周恩來總理,從小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目標。之後的歲月中,他本可以無數次選擇安逸舒適的生活,享受高官厚祿。這些機會對於當時的國人而言,無疑是功成名就的最好選擇。但是,有了為祖國獻身的遠大目標,周恩來毅然放棄了這些所謂的機會,而是選擇了血與火、粗茶和淡飯,九死一生,鑄就了共和國的崛起和輝煌。
一些看似無謂的選擇其實是奠定我們一生重大抉擇的基礎,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論多麼遠大的理想,偉大的事業,都必須從小處做起,從平凡處做起,所以對於看似瑣碎的選擇,也要慎重對待,考慮選擇的結果是否有益於自己樹立的遠大目標。
很多人覺得學習之餘暫時放鬆一下不會影響什麼,確實,勞逸結合對學習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學習任務沒有完成而去玩遊戲,明天就要考試今天卻去郊遊而不複習,這樣的選擇多了,就會陷入享樂的誘惑不能自拔,進取心就會逐步喪失。最近新聞經常報道,一些中小學生癡迷打電子遊戲,從曠課發展至逃學,甚至夜不歸宿:有的還陷入犯罪的深淵。他們當初麵臨選擇學習還是玩遊戲時,也認為自己隻是暫時放鬆一下,但幾次之後,便已失去了自己樹立的遠大目標,身陷迷途。就高考而言,大學係統教育是我們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必要輔助手段,用遊戲時間或郊遊等休閑時間投入學習,是為了實現上大學的近期目標,放棄自己的一些愛好是值得的,暫時的代價也就有了付出的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