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解釋說,椅背的斜麵、扶手的高度、坐墊的軟硬程度、所用的布料和釘子,全都是數千年來人們為了“坐”這件人人都做的事,反複思考試驗而決定下來的。“當你除了溫飽之外,還能對椅子想得這麼多,那就是文化——因為這表示你有時間想到藝術和音樂,想到怎樣和人相處,甚至想到思想本身。”
舅舅似乎能從最細微的事物得到快樂與滿足。比如剛從菜圃摘下的番茄的味道,透過溪畔懸鈴木的晨曦,駕車上石南山喝泉水,等等。他欣賞別人擁有的東西,例如他自知永遠沒希望擁有的華貴大轎車,但隻是讚賞那些東西而已,並沒有絲毫妒忌之意。
舅舅對別人的工作和興趣總是興致勃勃,因此朋友有什麼夢想、遇到什麼困難,都會講給他聽。
舅舅那一代的人,凡是我認識的,都偶爾會說起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所受的煎熬。舅舅也有過同樣的遭遇,但從來不提。舅舅在煙霧籠罩的鋼鐵城北布勒道克長大,童年時外公就去世了,從此他挑起養家的責任,嚐盡了艱辛。他很少提起童年,提起的都是最快樂的事。直到我被大學錄取,他為我高興時,我才發覺,他其實很渴望自己當年有這麼一個機會。
可以說,舅舅從來沒有賺過很多錢,也從沒得過任何榮譽,但他是個真正快樂的人。夏日周末的晚上,他和街坊在我們廚房裏一麵聽收音機播出的田園民歌,一麵煮蠔湯。打烊時分,他坐在蒙萊雜貨店櫃台前,吃著乳酪和餅幹跟蒙萊聊天。深夜,他坐在臥室的油燈旁讀聖經。
有一次,舅舅向人借了一個巨大的望遠鏡,選了個無雲的夏夜,在後院架起來。我們一起仰望火星、金星和一鉤新月,聽著蟋蟀唧唧叫。黑暗中有道手電筒光向我們照射起來,原來是鄰居甘博正走來參加我們的聚會。我記得,我們舉頭望著浩瀚的銀河時,舅舅說:“甘博,你知道嗎,這真合算:我們都有個永恒不朽的機會。”言語中充滿了樂觀。
我畢業剛兩星期那天,我們正要去教堂時,舅舅突然逝世。當天晚上我走進車庫,默默地凝視著他的舊車和他握過的工具。在這沒人見到的地方,我語無倫次地祈禱,哭了起來。我站在那裏,淚流滿麵。後來,我忽然對舅舅之死感到很安慰,內心很平靜。
第二天,我走進舅舅的臥室。他的辦公桌上放著他的袋表、羅盤、丁字尺和工程人員手冊,在他那書頁摺了角、用鉛筆畫出重要字句的書裏,有用來做書簽的紙片,他在紙上寫了這樣的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下都可以知足,這我已經學會了。”
就在這一刻,我恍然大悟,舅舅的秘密——令他這麼快樂的秘密——就是一顆真誠的心。
點滴哲理
當你有一個真誠的心,且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知足,那麼你一定會感到快樂的!
幸福的詮釋
在佛教裏講一個菩薩該具備四種無量心,這四種無量心是慈、悲、喜、舍,可惜,一般人隻記得三個無量心是慈、悲和舍,忘記菩薩有個無量心叫“喜無量心”。喜無量心是喜悅無量,隨時保持這樣的喜悅。
為什麼要隨時保持喜悅呢?根據佛教的觀點,這個世界是一個相對的世界。佛教有兩個絕對的世界,一個是地獄,絕對的痛苦;另外一個叫極樂世界,絕對的喜樂。而人間是相對的世界,這種相對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堪忍的,有遺憾的意思。相對的世界會造成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這個世界不能絕對的按照我們的想象來建立。第二個結果就是雖然這個世界充滿遺憾,但它裏麵有可創造的地方。有一首歌叫《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以前很流行,每個人唱的時候都覺得唱出自己的心聲。《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裏麵就有很大的創造性,很大的可能。我們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個世界的幸福不是為某些特別的人建立的;這個世界的痛苦也不是特別加在某些人身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幸福、有可能痛苦。什麼樣的人可以得到幸福?幸福是內在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物質跟環境,我們可以幸福,可以突破一些環境跟物質來得到幸福,這種體驗在我們的生活、生命裏常常有。
我記得小時候,台灣剛光複,我住在台灣南部的鄉下,我家排行有18個兄弟姊妹。我從小就很喜歡喝汽水,但是從沒有喝飽過。有18個兄弟姊妹怎麼可能讓你喝汽水喝到飽?每次要喝汽水時,我的爸爸都用一種神聖的聲音說:“來!大家來喝汽水。”然後就在桌子旁邊擺18個杯子,擺得很長。每一杯都隻倒一點點,倒到最後一杯的時候,前麵5杯都沒有汽了。倒完了以後他就用一種更虔誠的聲音說:“好!現在大家開始喝。”我們就趕快端起來喝,“啊!汽水怎麼那麼好喝?”現在的小孩不能體會汽水的好喝,因為每天都在灌汽水,怎麼會體會到汽水好喝呢?一直到小學三年級,我到街上去,看到一個小孩子在街邊,前麵擺了兩個黑鬆汽水的空瓶子,蹲在那裏打嗝。我走到那裏嚇壞了,“哎呀!這個世界怎麼有人那麼幸福啊!”我到小學三年級還沒有喝汽水喝到打嗝的經驗。看到那個小孩,我在心裏想:“哪一天我也可以喝汽水喝到打嗝?”過了很久,有一天,我們有個親戚要結婚,在我們家辦酒席。前一天晚上我就失眠了,輾轉反側不能成眠,躺在床上拍著床板說:“明天一定要喝汽水喝到打嗝,如果不喝到打嗝,就誓不為人!”哎呀!誌願多麼大啊!一直等到天亮,天亮了就跑到院子看汽水送來沒有,到了9點多時,汽水用卡車送來了,我就出去提了兩瓶黑鬆汽水,一直跑到家裏的茅房躲起來。為什麼跑到茅房?因為從前鄉下廁所離住的地方有一百公尺多,廁所是鄉下人惟一有隱私權的地方。躲起來把門閂住,把汽水打開,一口氣把一大瓶的黑鬆汽水灌完了,肚子已經脹起來了。但是發生了一件嚴重的事情,竟然沒有打嗝,哎呀!到底要喝多少才會打嗝呢?不知道,因為沒有這個經驗。我心裏好緊張,心髒都快跳出來了,第二瓶再灌下去,肚子已經飽起來,不能動了,就蹲在地板上等待打嗝。這時肚子開始響,有消息了,一口氣,從內升起來,“哦”的一口氣,這口氣要出來的時候我的眼淚流出來了,感慨地想:“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喝汽水喝到打嗝更幸福的事了!”接下來每吸一口氣就打一個嗝,覺得廁所的味道也滿不錯,以前怎麼沒有發現,心裏就非常愉快。打開廁所的門發現陽光多麼溫暖,每個人都充滿了笑意。內在極大的幸福可能隻是因為喝了兩瓶汽水,因此,幸福跟物質、環境、條件關係並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