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哲理
善於發現機會,迎著別人千方百計躲避的困難而上,才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耐心地等待時機
1950年,豐田公司因破產危機,工業公司和銷售公司發生分離。但是,不久爆發的朝鮮戰爭卻給豐田帶來了喜訊,美軍大量的卡車訂單使豐田汽車公司起死回生。這對於親身體驗了產銷分離痛苦的豐田英二來說,自然希望回到以前產銷一體的體製。但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工業公司和銷售公司分離體製已經形成,當時負責技術部門的董事豐田英二,深知使他提出重新合並的建議,在當時也是行不通的。
豐田英二在決定豐田的未來發展去向時,決斷方式很慢,這是因為英二在深思熟慮各種條件的同時,還要衡量各方麵的利益是否均衡。他認為條件不成熟,即使勉強行事也是要失敗的,他隻有耐心地等待時機的到來。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豐田兩家公司才終於結束了長達32年的產銷分離,誕生了全新的豐田公司,豐田英二的等待終於有了豐碩的成果。在處理豐田赴美建廠一事上,英二也同樣小心謹慎,耐心等待時機的成熟。
豐田進軍美國,在日本汽車廠商中,是繼本田、日產之後的第三家,為此不少人抱怨為時太晚。對此,豐田英二的回答是:“我們在等待時機,我們的行動並沒有落後。”由於采取了謹慎的戰術,豐田公司終於順利地打入了美國汽車市場。
點滴哲理
等待看起來是消極怠工,其實是一種慎重的行事方式。等待不等於落後,如同長跑,起步早的不一定能最終得到冠軍。
時刻準備機遇的來臨
一個叫包克的美國青年,從小立誌創辦雜誌。由於他樹立了這個目標,才發現了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實在是微不足道,令人不屑一顧。一天,包克看見一個人打開一包紙煙,從中抽出一張紙條,隨即把它扔到地上。包克彎下腰,拾起這張紙條。那上麵印著一個著名女演員的照片。在這幅照片下麵印有一句話: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煙草公司敦促買煙者收集一套照片。包克把這個紙片翻過來,注意到它的背麵竟然完全是空白。包克感到這兒有一個機會,他推斷:如果把附裝在煙盒子裏的印有照片的紙片充分利用起來,在它空白的那一麵印上照片上的人物的小傳,這種照片的價值就可大大提高。於是,他就找到印刷這種紙煙附件的平板畫公司,向這個公司的經理推銷他的主意,最終被經理采納。這就是包克最早的寫作任務。他的小傳的需要量與日俱增,以致他得請人幫忙。他於是要求他的弟弟幫忙,並付給每篇5美元的報酬。不久,包克還請了5名新聞記者幫忙寫作小傳。以供應平板畫印刷廠。包克竟然成了編者!最後他如願以償地做了一家著名雜誌的主編。
可想而知,如果包克沒有當主編的誌向,那麼他絕對不會發現紙煙卡的空白竟然是一個機遇。
點滴哲理
最能幹的人並不是那些等待機會的,而是運用機會、攫取機會、征服機會、以機會為我用的人。
把握機遇展現才能
1988年的歐洲杯足球賽上,荷蘭隊的範·巴斯滕便是一舉成名的幸運兒。當時巴斯滕所在的荷蘭隊人才濟濟,主教練本不想讓範·巴斯滕打上主力前鋒的,小組賽前兩場即使戰績不佳,主教練依然不啟用巴斯滕,憤憤不平的巴斯膝甚至準備提前一個人回國了。不料,在第三場對英格蘭的小組生死戰前一天,一名主力前鋒跟腱受傷,迫於無奈的主教練派上了巴斯滕。
結果在這場比賽中,巴斯滕抓住上場的機遇獨中三元,奠定了主力前鋒的位置。隨後又在對德國隊的比賽中攻入一球,對蘇聯隊的決賽中更是打進了一個被稱為“世紀入球”的零角度抽射,在幫荷蘭隊成為歐洲冠軍的同時,也奪得了最佳射手的金靴獎。從此,巴斯滕一舉成名天下聞,被AC米蘭隊買入,與另兩位隊友開始了“荷蘭三劍客”時代。他本人也兩次榮獲“世界足球”先生、三次榮獲歐洲“足球先生”的稱號。
巴斯滕的輝煌成功歸根到底就在於他抓住了一次上場的機遇證明了自己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
點滴哲理
有了足夠的實力,一次機遇就足以改變人生。
機遇的光顧不是等待的結果
曆史上任何一個將帥的成名,都與客觀環境、自身素質和機遇這三個因素有關。而機遇條件對於將帥的升遷,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有的人,由於自身的原因,很難受到機遇的垂青:即使偶有機會降臨,也難以有效地把握住。而這些人,平時努力學習,時刻準備,因博學多才而更易受到機遇的垂青。當機遇來臨,才能好好把握而充分利用,最後獲得成功。機遇垂青於勤奮博學的人。美國著名將領艾森豪威爾,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機遇條件是他能夠成為歐洲盟軍最高統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