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相互學習和借鑒的,我也有聽天柱大哥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時候。”
遊海龍用這樣的語調說話,秦天柱就再也不辯駁了,而且還是很讚同地連連點頭。
見到自己的丈夫連連點頭,鴛鴦接著又說道:
“不要隻在口頭上表示讚同,你不是對殿下不起事的做法有異議嗎?你可以乘機向殿下請教:他是怎麼看待形勢的。我看在看待形勢上,殿下比你要深入透徹多了。”
被鴛鴦這麼一說,秦天柱還挺誠懇地問道:
“對於眼下的形勢,殿下您是怎麼看待的呢?”
在回答秦天柱的問題時,遊海龍邊回答邊提問道:
“從搜集到的情報來看:北塞國內部的矛盾,以及北塞國和南川國之間的矛盾都在激化。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呀?”
秦天柱思索了一會兒道:
“我看孟如龍很有可能與北塞國發生衝突,我們就穩坐釣魚船等著漁利吧。”
就在遊海龍他們說得正歡的時候,天鳳也來了。
天鳳手裏拿著一張紙條道:
“剛從官府那裏得到的消息:朝廷可能會對我們采取行動了。”
天柱納悶地問道:
“我到官府裏打點這還沒過多久的時間呐,怎麼這麼快朝廷就要對我們采取行動了。”
天鳳冷靜地分析道:
“應該是我們的動靜太大了,這裏的官府替我們罩不住了。看來——我們可是要收斂一些了。”
天柱又犯激動了道:
“我們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現在就起事造反算了。”
鴛鴦冷冷地勸阻他道:
“這一遇到事情,你就知道衝動,你就不能夠冷靜地思考一下嗎?你就不能夠先問一問殿下:他是怎麼考慮的嗎?”
看到了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遊海龍說道:
“在近一段時間裏,我們在這裏的舉動是要收斂一些了。燕地那裏的動靜可以大一些了,好引開朝廷對這裏的注意力。”
遊海龍望了天鳳一眼道:
“以後這裏就全交給你了,我要重返燕地去了,那裏可能要有好戲上演了。”
眾人都散去了以後,就隻剩下遊海龍和天鳳了。
天鳳幽怨地說道:
“你到燕地去,為什麼就是不肯帶上我呢?”遊海龍伸手把天鳳摟在懷裏,花言巧語地安慰道:
“我肯定想帶著你去了,可是在這裏你還有重要的使命在身呀。”
天鳳撇著嘴笑道:
“這裏的事情,交給我的哥嫂也是一樣的,幹嘛非要交給我呀?”
遊海龍又是巧言勸說道:
“把這裏交給你們兄妹誰都是一樣的,但是我可是比較信任你呀。”
天鳳表現出了很短暫的歡喜神色,然後又把臉色沉了下來道:
“我看現在你連任何人都是要提防的,跟以前比起來你真是徹底地改變了。”
遊海龍反問天鳳道:
“那你說我這個變化,是好還是壞呀?”
天鳳歎了一聲道:
“好像你不這樣變化的話,以後是不能夠起大事複故國的。”
遊海龍欣慰地笑道:
“你真是我的紅顏知己呀!我走了以後,你也要像我這樣才行呀:要成事就要能用人,在用人的時候,既要有容人之量,又要有防人之心。”
天鳳笑了一笑說道:
“其實這個道理我也是懂得的,可對你還是有一點不放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