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兩季,街頭上這種涼拌小菜很受歡迎,即買即食,快捷方便,價格又不貴。
與別家相比,尹柔家的小菜種類多,味道好,新鮮,量足,最重要的是小姑娘花了很多的心思在輔菜的搭配上,翠白相間的香蔥丁末,嫩綠的熟芹小段,鮮紅的西紅柿切塊等均勻灑在調好的小菜上,色澤鮮嫩,有一股撲麵而來的新鮮氣息,再滴上幾滴麻油,遠隔幾十米便能聞到這誘人的香味。
而且尹柔本身也是英華鎮的小名人,學習成績無敵,人又乖巧俏麗,年紀雖小,卻已很有些“小菜西施”的味道。再加上之前馬昂散播出去的“尹柔家的小菜底料是祖傳秘方,越吃越聰慧機敏”、“要想學習好,小菜要吃飽”等謠言的推波助瀾,水漲船高之下自然生意越來越好。
由於都住在一個鎮子上,大多都是知根知底的熟客,所以為求方便,便會有很多人選擇周結或是月結,這樣一來在收錢的同時便需要記賬。
馬昂拿起筆卻發現沒墨水了,翻了翻也沒找到其他的筆,情急之下便從口袋裏掏出昨天撿到的那隻怪筆來,本是抱著病急亂投醫試一試的態度,卻沒想到這筆模樣雖醜,寫起字來倒是無比的流暢舒服。
多了馬昂這一個生力軍,一人收錢記賬,兩人打包出菜,頓時秩序井然了不少。尹柔小姑娘就像是一隻快樂的小黃鸝,手中不停,嘴裏卻是嘰嘰喳喳地與馬昂說著話兒,還時不時抽空夾起一筷鮮香可口的小菜冷不丁塞進馬昂的嘴裏,然後看著他狼吞虎咽咯咯咯咯樂得花枝亂顫,看得一旁的劉姨搖頭苦笑,眼中神色複雜。
她其實挺喜歡馬昂這小夥子的,樂觀,開朗,努力,人也善良。說起來還是小柔的救命恩人,當年要不是他,十歲的小柔估計已經消失在落梅山裏了。當時隻有十二歲的他背著小柔找了一夜的路,早上出來的時候,背上的小柔睡得很香,這孩子卻渾身是傷,足足睡了兩天兩夜才醒過來,可見那一晚吃了多大的苦頭,所以小柔特別的依戀他,兩個孩子關係一直特別好。她也一直很欣慰。
可是隨著女兒一天天的長大,一天天的優秀起來,她作為母親的心思便開始有些複雜,喜歡歸喜歡,但卻真心不願意這兩個孩子之間有什麼更進一步的可能。小柔他爹也是出了名的良善好人,可一輩子總吃虧窩窩囊囊的哪裏像個男人?最重要的是沒錢,這年頭沒錢說到天邊也沒用!馬昂在她心裏完全符合小柔父親的兩大基本特征:窮和傻,除了人不錯,完全看不到一點優點,自然不在女婿的考慮範圍之內。
劉姨想著,心裏忽地暗笑自己:想什麼呢,孩子都還小,什麼都不懂,沒準隻是當哥哥妹妹呢,白瞎的操閑心!
………
十點多一些的時候,尹柔家一天準備的小菜已經全部賣完。這是尹柔的主意,過猶不及,每天都有人買不到,保持市場適當的饑餓度,也是一種有效的宣傳,而且她第二天還要上課,時間太晚會休息不好。
三人一邊聊天,一邊收拾東西,尹柔摘下圍裙手套,清洗完畢,蹦蹦跳跳跑到正在清點賬目的母親身邊,雀躍道:“媽,今天收成怎麼樣?”
劉姨將小姑娘耳邊紛亂飛揚的發絲捋順,笑道:“現金一共是430元,還有記賬的正在算。”
“哇,比昨天多了100元哎!昂哥哥在這兒就是不一樣——記賬的會有多少呢?”
“337元。”
正在收拾照明線路的馬昂突然接口道。說出這句話,他自己也被自己嚇了一跳,隻是覺得聽到尹柔問題的那一瞬間,腦子裏一連串數字嗖地飛過,一下子彙集成了一個清晰無比的數字——337,隨後不由自主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