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樂(1 / 2)

豐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樂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國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廣大地區。麵積相當於兩個歐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南美洲四個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這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瑪雅、阿茲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樂在當時也得到了較高的發展。瑪雅人的器樂與歌唱、舞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們用敲擊樂器較多,如用半個葫蘆製成放在水盆中敲擊的水鼓和用堅硬的長豆莢相互敲擊的樂器,還有能吹出鳥鳴聲的管樂器等。阿茲台克人則經常使用木鼓、竹笛、海螺和葫蘆製成的搖鈴。在印加人的音樂中,以排簫和豎笛著稱,據說當時曾有多達百人的豎笛樂隊為舞蹈伴奏。在印加貴族子弟的教育中,音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無半音的五聲音階是印第安人普遍采用的音階。

經過300多年的殖民統治後,拉丁美洲的音樂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大量歐洲(尤其是地處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音樂文化傳播到了整個拉丁美洲。同時,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也帶來了非洲的音樂藝術。長時期種族間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種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歐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經過長期的碰撞、衝突、滲透、吸收後融合而成的一種統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於這三種文化而又不同於原有的文化,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世界上。從宏觀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樂也是歐洲音樂、印第安音樂、非洲音樂的混合體。但由於混合的類型、層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豐富、多種多樣的音樂風格。如今,拉丁美洲音樂正以其色彩的豐富。節奏的獨特,旋律的美妙,和聲的濃鬱,吸引著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它那無比的熱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風貌,使世人為之矚目。正如拉丁美洲偉大的革命家古巴詩人何塞·馬蒂所說的:這是一片用音樂和大自然秀麗景色裝點的和諧和富有藝術的國土。

拉丁美洲的音樂文化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印第安人音樂;以黑人音樂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樂;以土生白人、混血人音樂為代表的拉美民間樂。

印第安人音樂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處於孤立偏僻地區印第安人的音樂,如亞馬遜熱帶叢林區的印第安人。由於處於較原始的狀態,其音樂比較簡單;又如厄瓜多爾希法羅人的音樂隻采用了三個音。巴西卡馬尤拉人的音樂也比較簡單,但卻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管樂器--由兩根植物莖(一長1.6米、一長2.2米)捆綁在一起的樂器,他們的音樂與舞蹈是緊密相連的,而且往往是在各種儀式、慶典上才表演。這些,對於研究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是很有用的。另一類是發展得較高的印第安人的音樂,如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國的安第斯高原音樂,它是印加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展。他們演奏的排簫、豎笛音樂很有特點,在表現高原印第安人的風情方麵十分出色。莊嚴的太陽神頌歌,憂鬱抒情的亞拉維情歌,歡快活潑的瓦衣諾舞曲,都是他們的創造。美妙動人的民間花腔女高音唱法一安第斯高原唱法是世界民間音樂中的瑰寶。印加古都庫斯科被稱為美洲考古之鄉,每年6月24日是著名的太陽祭節日,在隆重的慶典上可以見到傳統的印地安人音樂歌舞表演。玻利維亞高原的普諾也被譽為美洲大陸民間歌舞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