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與健康
人類已走進來2000年,從茹毛飲血到如今的美味食譜、營養快餐,從刀耕火種到現代化的大機器生產乃至正飛速發展的信息產業,人類在曆史發展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科技的發展速度一日千裏,飛速度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及思想。同時,也帶來了城市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環境的改善。發明家發明了高科技產品,醫學家發現了延年益壽的偏方,美食家調試出精細食譜,美容師開發出永遠年青的化妝品……人們可用發明的科技產品延年益壽,以機器代替自己的工作,或者與自己一起娛樂。但是人們是否看到,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的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如自然災難以外,還有許多隱形殺手,它們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或許在電視機裏,或許在一張紙幣上,由於不太引人注意,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非常之大。人口擁擠的城市,暗藏著無數這樣的“殺手”,不管鄉下人,還是見多識廣的城裏人,都對其少有關注,或者習以為常,視而不見;或不甚了解,不知其害。
現代生活日新月異,有損健康的新問題隨之而來,如迷戀電視電腦遊戲、晚睡晚起、大食大補、宵夜、懶走路等現象在西方國家非常普遍,在我國城市甚至農村也呈蔓延之勢。
不少城市人有了家庭小轎車,一出家門便是開車代步,不僅排出廢氣汙染環境,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非常有害處。有調查顯示,每天步行1小時的人心電圖“缺血性異常”發生率較全天坐車不走路的人少1/3……
資料表明,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血管硬化、腫瘤等的發病率呈上升狀。主要原因是人們長期吃精細食物,導致纖維攝入量不足、高熱量過多;患肥胖症的人有67%是由於晚間進食過多或宵夜;亂吃補品往往沒有什麼效果。俗話說:“早吃飽,中吃好,晚吃少”有相當道理,我們現代人應盡量以粗茶淡飯為主。
人們的休息時間在實行雙休日過後大大增加了,學生們的負擔在減負令下達後也有所減輕,但休息時間幹什麼呢?有的外出旅遊,調節身心,而多數人則“休息”得特“辛苦”:整天坐在電腦電視機前,通宵打撲克麻將,縱欲過度,幾天下來頭昏眼花。缺乏必要的運動,人體熱量大量聚集,各種病症紛紛出現,對人的健康有害無益。
不少人向往著繁華的城市生活,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但城市生活其實是會對人類產生嚴重傷害的生活,是人類隱形殺手最密集的地方。如果照現在的狀態發展下去的話,這些問題不是小問題,它們要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應引起人類的注意,動員各種力量,從諸多極為隱蔽的方麵入手,逐步將處於生存困境中的人類解脫出來。
電視與保護眼睛
△ 現象
電視誕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今天已有七十多年曆史,它正日新月異地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深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觀察世界的“神奇窗口”。自發明以來,它就肩負起文化、教育和消閑娛樂及通訊和信息傳播等重要社會任務,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然而,電視所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光和電磁磁輻射對人的影響卻不為人所詳細了解。
△危害
看電視會引發眼病,即所謂的電視眼病,分為兩種:一種是視力衰退,另一種是眼睛幹澀。如果有人問你:你為什麼要不停地眨眼?你或許會說:不眨難受,要接著問你不眨眼為什麼會感到難受,你可能就答不上來了。現在我來告訴你,人之所以眨眼,一是為了防止眼睛疲勞,但更重要的是保護眼球。眼球需要大量的眼液來滋潤,而眼液的分泌跟眨眼的次數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一分鍾眨20次眼睛分泌的眼液足夠用來滋潤眼球了。看書的時間一長,為什麼眼睛就會痛?這是因為這個時候你每分鍾眨眼才10次左右,要是看著精彩的電腦、電視畫麵,你眨眼的次數有可能減少至每分鍾3次左右。這樣,眼睛分泌的眼液遠遠不夠眼球的需要。眨眼同眼液的分泌量成正比,眨眼次數越多,分泌的眼液也就越多。當一個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電視機,眼液分泌量減少,當眼球缺少必需的眼液這種潤滑劑時,眼晴就會感到幹澀難忍,時間一長,就會導致視力衰退,造成近視。當你在炎熱的夏季躲在裝有空調的房裏看電視時,更得小心。因為開著空調的房裏空氣幹燥,會很快的蒸發那本來就很少的眼液,對視力的危害更大。
現在的人們可稱得上是“電視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很多人家大人孩子整天圍著電視,不與人交往,極容易造成自閉症。對於孩子來說,因看電視而孤獨離群、不願與其他小朋友一塊玩耍、不關心周圍的其他事物的例子屢見不鮮。這種孩子活在電視的虛幻中,對他的成長極為不利。
整天看電視的孩子除容易導致電視自閉症外,還易患電視矮細病。兒童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充足的睡眠,大量的煆煉。但電視占用了他們做這些事情的時間。睡眠少,煆煉少,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也隨之減少,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有的時候,長時間看電視會使兒童畸形發育。許多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零食。運動量少了,身體的能量消耗少了,可納入人體內的熱量還增加了,這種人不胖才怪。這種情況不單孩子有,成人也很容易發生。
許多人休閑的時候喜歡蹺著二郎腿,悠哉遊哉,挺逍遙的。不少老年人就喜歡用這個姿勢看電視,並且一看就是一整天或一整晚。這種很逍遙的姿勢等他們要站起來時才發現十分難受,下肢麻木腫脹,不聽使喚,甚至還會導致痙攣。這是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肌肉缺少收縮和鬆馳,喪失了活性和彈性,並且坐骨神經和臀部神經受到過度的壓迫而造成的。電視機對人的影響在於它產生的電磁場上,也在於它的強光和反射光上,同時它的低頻輻射也不可忽略。電視的美麗動感畫麵主要由於負電子形成,而正電子穿過屏幕,聚集在屏幕周圍而成為一個電磁場。人們離屏幕越很近時,麵部皮膚受其影響會變得粗糙,同時中樞神經係統紊亂使人頭痛腦昏,煩躁不安,特別是兒童近距離看電視後會引起食欲不振症狀。電視機光線過多或過暗,看久了之後雙眼容易疲勞。老人易流淚,兒童視力則大大下降,從而造成眼疾或近視。還有電視的低頻輻射,雖量小卻可能對孕婦造成嬰兒畸型甚流產,對人體生殖係統也有一定損傷,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此孕婦懷孕最初三個月,最好不要過度看電視。電視沒有告訴人們它對人體的危害,人們也忽略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有發達國家的多項調查表明:人的創造力、奮鬥精神、健康程度與其看電視的時間成反比(在同等條件下)。也即,看電視不僅影響人體機能,而且對人的精神狀態的危害程度也相當大。一個人每天看電視時間越長,健康狀況越差,其創造力和奮鬥精神呈減弱趨勢。
可以說,電視是一種令人十分舒適的娛樂享受和接受教育的工具,但正因為它給人以舒適感,就造成人對它的過分依賴,對電視過分依賴的人,在現代生活中是十分危險的。可以想象,這種人成天呆在屋子裏,守在電視機旁,他的一切都被電視節目所左右,他又能夠幹出什麼事業出來呢?他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全被電視所湮滅了,他沒有給社會帶來價值,同樣,他的個人價值消耗在銀屏上,也就不能實現了。這種人是具有時代特征的“寄生蟲”,成為社會的累贅,不再從事創造性勞動。他們不一定有可靠的收入,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雖說他們比“麻將客”、“癮君子”要好,但對整個社會來說,無疑是綜合勞動力和創造力的巨大浪費。
此外,電視還成為一種牽製人們行動的力量,據報載,某電視播放期間,某些青少年受其劇情的影響,模仿主人公一言一行,做了了很多出格的事情,這表明電視已經控製了一些人的思想,使這些人失去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必要的判斷能力,它奪去了很多人本應該做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間和機會。電視的誤導作用在現在已不是什麼新聞,尤其在西方國家,黃色新聞泛濫,暴力充斥屏幕,毒害了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不同的社會問題。因此從這個方麵說,電視從業人員應該把握電視節目的審查環節,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不應隻為追求商業利潤而不能意識電視的負麵影響帶來的危害。
電視作為人們創造出的產品,是客觀無感情的,而人有主觀能動性,有自己的思想,應該看到電視的反麵因素。任何事物具有相反的兩個方麵,電視同樣如此。
△ 對策
為防止各種電視病的發生,最好做到適度。當出現電視眼時,應該停止看電視, 同時多吃一些水果,多喝水。一般看電視1小時左右,就應該休息一下,看看遠處,或是做眼保健操,這有益於視力。
要把握好電視的距離。距離與電視尺寸成正比。尺寸越大,越應隔得遠。一般說來,18寸、20寸、22寸的最佳距離分別是2.0米、2.2米和2.4米。
電視擺放的高度要合適。一般電視擺放的最佳高度是看電視時視線平視或稍微俯視。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人疲勞。
電視的亮度和房間的光線亮度要協調。如果電視屏幕光線和房間亮度反差太大,也就是電視過亮而房間過暗,或者是電視過暗而房間過亮,對眼睛的刺激都很大,損害視力。為了使電視色彩逼真,畫麵清晰,白天你最好拉上窗簾,而晚上則可打開一盞光線柔和的燈。
看電視時要注意姿勢。有時候節目太吸引你了,長時間盯著畫麵,保持一個姿勢,一動也不動。這樣對身體不好,不利於血液循環。你應該隔一段時間就換一個姿勢,最好站起來走動一下。另外 ,躺著看電視也不好。躺著的人需要斜著眼睛、歪著脖子或者是抬著腦袋,時間一長,往往感到眼睛疲勞,視覺模糊,視力下降。這是因不正確的姿勢使眼睛的上下直肌和眼球內睫狀肌發生痙攣性收縮而致。
人們常把難聽的、過大的聲音稱為噪聲。當電視聲過大時,跟噪聲也沒兩樣。一般聲音超過85分貝時,就會對人的聽覺和生理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的開大電視聲音,不但會使自己的聽覺器官受損,也影響別人休息,簡直是害人害己。
如果問你,看完電視幹什麼?走人!不對,走人前千萬別忘了洗漱一番。看完電視特別是近距離的看電視以後,你裸露的皮膚表麵已帶上大量的靜電。當電視開機後,顯像管裏的電流使熒光屏發生影響,產生大量的靜電荷於熒屏上和熒屏周圍,這種靜電能吸附空氣中的灰塵、病菌。如果這些靜電荷粘附到你的皮膚上,你又不及時清洗,就會在你的麵部引發色素沉著、斑疹或痤瘡等皮膚病。所以,看完電視記著用清水清洗裸露的皮膚,把那些有害的電荷洗掉。
平時應注意飲食,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蛋白質的食物都能幫你防止電視病的發生。
有些疾病患者不應看或多看電視。電視閃爍的畫麵有可能使患有癲癇病的人發病。另外,患肝炎的人長時間看電視,容易招致夜盲或幹眼症。因為肝炎病人的視網膜內的杆狀細胞因缺乏維生素A即不能合成視紫紅質。看電視能使肝炎病人的眼睛缺乏視紫紅質,發生視覺不清、視力衰退等現象。所以肝炎病人也最好不看或少看電視,同時多吃含維第素A的食物。
電冰箱與食物細菌
△現象
地球變得越來越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有的食物也會變質發黴,因此,電冰箱作為保存食物的最佳電器而為現代家庭所必備。如今,有幾個人家沒有電冰箱。但為什麼把電冰箱稱為“細菌培養箱”呢?這需要了解一些細菌的生存環境。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杆菌等細菌,適宜於在0—5攝氏度左右繁殖,而電冰箱冷藏室的溫度恰好相當,就為這些細菌提供了良好的“培養基地”,從而造成食物變質和汙染。
△ 危害
這些食物由於是在低溫下保存,被汙染後很難從外觀上、氣味上判斷。人們吃了之後後果可想而知,腹瀉、惡心、嘔吐等現象在所難免。專家稱之為“電冰箱性胃腸炎”。因此,電冰箱不能被當成食物的保險箱和方便櫃,不能被塞滿食物,否則是很危險的。
有的人對電冰箱的功用產生了誤解,把電冰箱當作了消毒櫃,以為電冰箱不僅能保鮮、避免食物腐爛變質,並且還能消毒殺菌。其實,電冰箱隻能延緩食物變質,根本不能殺死病毒和細菌。
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細菌,它們也能適應相關的環境。有的細菌能夠在100攝氏度時活動自如,不受絲毫損傷,這即所謂的“嗜熱菌”。有“嗜熱菌”那就有“嗜冷菌”。“嗜冷菌”非常喜歡低溫的環境,其中一種叫“耶爾森氏菌”。就能生存在冰箱的冷藏室裏。這是一種有害細菌,當人吃了攜帶這種細菌的食物時,就會感染上中毒性結腸炎,出現嘔吐、發燒、腹痛、腹瀉的症狀,嚴重者引發敗血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電冰箱胃腸炎”。
電冰箱中存放的各種水果、蔬菜等以及肉類都容易被耶爾森氏菌感染,盡管這種細菌一般隻存在於牛、羊、雞、鴨等動物體人,但當這些動物的肉放入冰箱時,就為它提供了感染其他食物的機會。
電冰箱除能導致腸胃疾病外,還可能性引發肺炎。許多使用電冰箱的家庭,家人常會出現咳嗽、氣喘、發燒等類似肺炎的症狀。這就是所謂的電冰箱肺炎。這是因為人們吸入了電冰箱內繁殖的真菌孢子引起的。
真菌是能產生孢子但並不含葉綠素的低等植物,在已發現的幾千種真菌中,隻有少數的比如根黴菌、毛黴菌、黃曲黴菌、念球菌和黑曲黴菌等數十種對人體有害。但就這數十種有害真菌發起威了,也夠人類消受的了。它們的生命力特強,特別耐寒。如果冰箱的排氣口和蒸發器不時常被清理和保潔的話,就是這些真菌最好的生存場所。它們的這裏“生根發芽”,待生長成熟後,孢子就會被冰箱排放到空氣中,與房裏的塵埃混在一起,被人們吸收體內。身體強壯的人,吸入的真菌又少,可能對他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要是碰到體質弱、小孩或是過敏體質的人,就有可能引發如上所說的“電冰箱肺炎”。
其實,“電冰箱腸胃炎”、“電冰箱肺炎”都並不怎麼可怕,可怕的是“電冰箱癌症”。反複冷凍的肉類容易產生致癌物。
反複冷凍也就是所說的多次冷凍。許多家庭喜歡把解凍或半解凍的食物重新放回冰箱冷凍,這樣做不但破壞了食物的原有風味和營養價值,也增加了冷凍食品被細菌汙染的機率,使其衛生質量大大下降。
二次冷凍已經不能起到對食品的保鮮作用。首次冷凍的時候,冷凍室的低溫迅速地把鮮肉內的水分結晶。當解凍後,這些細胞膜和原生質中的水分溶化,十分利於食品中原有的微生物和細菌的生長,迅速的引起食物變質。有人做過試驗,解凍後的肉質品是新鮮肉質品腐敗速度的2倍。因為他們發現,在肉類解凍後,原來被冰凍起來的細胞馬上被細菌破壞,流出大量的細胞液,而這些細胞液又成了細菌生長繁殖的最好養料。如此惡性循環,腐敗速度當然快了。二次冷凍時,冷凍的其實就是這些富含細菌的細胞液。反複冷凍的肉類,其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反複的被細菌分解消受。肉類的營養物質被這些細菌消受了事小,但最可怕的是,它們在吃“肉“的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叫B—二硝酸胺的致癌物質。反複冷凍的次數,被細菌分解的營養越多,而產生的致癌物也越多。那麼,當你吃這種經過多次冷凍的食品時,不但口感差,營養極少,而且較易引發癌症。
有句話叫“魚肉和熊掌不可兼得”,把魚肉與熊掌並列到一起,說明魚肉是許多人都非常喜吃的,喜歡吃當然一次就會買很多魚,一次吃不了用冰箱冰著慢慢吃。但這種“冰魚”就絕對不能跟熊掌相提並論了,熊掌營養豐富,滋補身體,而“冰魚”可稱得上是毒藥,引發胃癌。因為冷凍並不能阻止魚的質變,魚在質變時會產生胺。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隨著鮮魚的腐敗變質而產生。有的胺被人吸收後能隨尿液排出,對人體沒有害。而有一種胺,能與胃裏的含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結合成高度危險性的致癌物,引發胃癌。
如果上麵所列的冰箱害處隻是針對家庭或個人的話,那麼有的冰箱卻能危及到地球上的全部生靈。這種冰箱就是以氟裏昂作為冷凍劑的冰箱。氟城昂是一種對環境、對地球大氣層極具破壞力的化學物質,如今南極上空出現的大麵積臭氧空洞被證明與它有關。臭氧層是使地球生命免受太陽紫外線輻射的保護傘。若氟裏昂破壞的臭氧層推延到人類居住區時,將會出現更多的皮膚癌和白內障患者。
△ 對策
怎樣預防“電冰箱腸胃炎”。電冰箱並非保險箱,無論是冷藏或冷凍都無法殺死食物中的腸道病細菌。恰恰相反,在這個空氣濕潤、營養豐富的地方特別適宜有害細菌的生存繁殖。這原因是多方麵的,或是因為存放的食物過多,各種食物交叉感染,加上冰箱沒有定期除霜,空氣流通不暢。所以,要對冰箱定期進行清洗、清毒,存放食物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冷凍溫度要合適,一般為4℃。肉類食物存放保持在一個月左右,蛋類為十天半月,而水果至多到一周。食用冰箱內的食物,熟食最好經加熱處理後再食用。保藏食物時,水果要經清潔處理,用保險袋包好再放置。其他食物也應用保險袋包好,且生熟分開,這樣就能避免交叉感染。當出現腹痛、腹瀉、脫水、休克、酸中毒以及發燒等“電冰箱腸胃炎“的症狀時,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診治,輕者2—3天就能康複,重者需要個把星期。
為了預防“電冰箱腸胃炎”的發生,社會正呼喚無菌冰箱的誕生。無菌冰箱能夠有效的抑止金黃色葡萄球菌 、大腸杆菌和枯草菌等常見有害病菌的繁殖,因為它在冰箱的內膽、門、飾條、擱物架、冰盒、風道等處加入了抗菌範圍廣、抗菌力強、抗菌持久而又對人體沒有害抗菌劑。但目前由於技術和抗菌劑的問題尚處於探索階段。
怎樣預防“電冰箱肺炎”。經常清洗冰箱的排氣口和蒸發器,並在此處放置一些新鮮的大蒜頭,就能抑製真菌的生長繁殖。
怎樣避免二次冷凍。你可以計算一下每次食用的份量,然後按此把肉類分成小塊,用保鮮膜包好,即食即解凍。
怎樣冷藏魚。為了避免冰凍魚時產生胺類致癌物,你可將買回的鮮魚煮熟再冷凍。一般情況下,魚隻要加熱到80℃,就不再會產生致癌物。
火腿、臘肉不宜放放冰箱存放,這兩種食物在冰箱很容易結冰,促使其脂肪加速氧化,使其喪失營養,質量下降和變壞。
麵包也不宜放放冰箱保存,麵包的特點是柔軟而富有彈性。但在低溫下,麵包容易喪失彈性而變硬。
牛奶不宜冷凍。冷凍使牛奶中的脂肪分層蛋白質變性。解凍以後,其蛋白質和脂肪易凝固和沉澱,營養價值降低,不利人體吸收。
一些新鮮水果不宜放入冰箱。新鮮荔隻要放入冰箱一晝夜,表麵就會變黑,味道也會改變,腐爛的速度非常快。盡管新鮮者能在0℃下保存3天左右,但已失去了原有的鮮味。香蕉在冰箱內也非常容易變質,因為低溫能促使其含氧的酚衍生物迅速分解氧化,從而變質。鮮桃和西紅柿放在冰箱裏,因低溫使其表麵凝水,而導致其腐爛。
電冰箱不應擺放在臥室。任何電器工作的時候都會產生電磁波,許多電器工作的隻一段時間,但電冰箱需要晝夜不停地運轉。臥室是人們休息的場所,把冰箱放在這裏,無疑是放了一個電磁輻射場,使人在睡眠狀態下受到的電子汙染更加嚴重。研究表明,電磁波通過大腦中的鬆果體影響神經係統,損傷神經和其自身的調節能力,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另外,電磁波還能破壞人體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引發基因突變,導致癌症。
電腦對健康的損害
△ 現象
世界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人類的腳步迅速的邁入了信息時代,網絡時代,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征就是電腦的普及和應用。電腦深入生活,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學習、娛樂,成了家庭的“寵兒“,各行各業重要的辦公工具。但它在給人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不便,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是其不便的表現之一。
△ 危害
電腦對視力的損害。電腦能引起各種眼疾,諸如視力模糊、眼睛疲勞、酸脹、幹澀、畏光、充血、發癢和腫脹等,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主要是電腦發出的電磁波、離子射線以及電腦屏幕清晰度不好、反光等。
電腦對肢體的損害。每天長時間的操作電腦,會使手指、手臂、胳膊和肩關節肌腱過度疲勞,使人感到腰酸背痛,脖頸和四肢酸痛。因為每天重複性地做一個動作,經年累月,就會得所謂的“重複性勞累損傷“。有統計數字表明,每天操作電腦5小時的人,患重複性勞累損傷的機率比短時或不操作電腦的人高出10倍。重複性勞累操作的危害應受到足夠的重視,若忽視它且任其發展下去,就會使人出現握拳困難、體力下降,操作時經常出錯的現象。目前各大城市醫院收治的重複性勞累損傷的病人正迅速的增加,比如美國現每年用來支付治療該病的費用就達70億。
國外某網站一年輕漂亮的女電腦操作員,婚後懷孕,全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公婆和丈夫對她照顧周到全麵,然而她卻流產了,全家人十分沮喪。醫生告訴她說,她的流產全部是電腦所產生的射線引起的。要想有個胖娃娃,唯一的方法是離開原來的工作。有人對電腦影響生育的報道進行調查,發現其主要表現為自然流產率和先天畸形增高。打開電腦後產生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紅、無線電波等,其中X射線對生育有影響,然而其劑量低,射程短,似乎又不足以影響生育。在動物試驗中,科學家已證實,無線電波中的極低頻率電磁場對妊娠結局的不良影響,但還沒有證明其對人身是否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