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後的表現
患者感染病毒後,病情不斷發展。
感染初期感染後3~4周,部分患者發熱、食欲不振、頭痛、惡心、腹瀉,繼而出現皮疹、脾腫大、淋巴結腫大、關節痛、肌痛,甚至僵直。3~14天後,症狀消失,進入潛伏期。大部分患者感染後直接進入潛期。
潛伏期從感染病毒起至出現艾滋病症狀的時期。這個時期長短不一,兒童平均12個月,成人29個月,個別病人可超過5年,甚至長達142年。最短的僅6年,由輸入血製品引起。此期病毒進入淋巴細胞,主要是在T4淋巴細胞內進行繁殖、破壞細胞,使細胞數日漸減少。患者無症狀,但感染後45天,測HIV抗體為陽性,可以確定患者感染了HIV病毒。此期已有傳染性。
艾滋病相關綜合症出現發熱、乏力、盜汗、腹瀉等症狀,體重減輕10%以上;T4淋巴細胞少02~0.4×109/升;T4/T8小於1。
艾滋病活動期易引起各種條件致病菌感染,即平時並不引起疾病的病原體,紛紛活動,引起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腫、弓形蟲病、葡萄球菌感染等。同時還發生各種腫瘤,如卡氏肉瘤、出血性肉瘤、淋巴肉瘤、腦瘤、前列腺癌。這些疾病一旦出現,即難以控製。
四、對策
如何治療
目前對於艾滋病,還缺乏特別有效的辦法。
艾滋病活動期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因為HVI病毒核酸是與患者染色體DNA整合的,強占其遺傳機構從而能夠複製、繁殖,藥物很難區分病毒蛋白及人本細胞蛋白,無法做到隻“打擊”病毒而不傷害人體細胞。一旦出現各種難治性感染及各種腫瘤,隻能對症治療,並進行支持療法,減少痛苦,延長生命。
潛伏期患者並無症狀,但這一階段的早期治療很重要。治療的目的是減緩免疫功能的衰退,延緩艾滋病活動期的到來,預防結核病、細菌性肺炎、卡氏囊蟲病等繼發病的發生。具體方法如下。
1心理治療,患了艾滋病是極大的心理打擊,患者會絕望、痛苦、消沉,故必須盡快治愈其嚴重的心理痛苦,使其振作起來,配合醫生進行積極的抗爭。
2藥物治療,可用免疫調節劑,常用的有白細胞介素-2、幹擾素、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異丙肌等。抗病毒製劑有rsCD4、疊氮胸雙脫氧肌以脫氧胞等。這些需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參加合適的工作,既適合自己的技能和體力,又不影響別人。
4飲食富有營養,注意逸結合,增強體力,可以練氣功、打太極拳。
5決不讓病毒擴散。要加強自我隔離,不把體內病毒傳給他人。如配偶未感染,必須著重保護對方。如對方願意房事,必須用陰莖套。避免生育。
目前全人類正與艾滋病毒作積極的鬥爭,如防止擴散,尋找疫苗、研製特效藥,幫助艾滋病患者正常生活等。患者應投身到這一曆史性的鬥爭中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診斷
我國艾滋病診斷標準為:艾滋病毒毒抗體陽性,又具下述一項者,可為實驗室確診艾滋患者。
1近期,即3~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發熱38℃超過1個月。
2近期體重減輕10%以上,且持續腹瀉(每日3~5次)1個月以上。
3有卡氏囊腫肺炎。
4患卡氏肉瘤。
5有明顯的真菌或其他條件致病菌感染。
如果抗體陽性者體重減輕、發熱、腹瀉症狀接近上述第一項標準,且具以下任何一項時,也可為實驗室確診艾滋病患者。
1CD4/CD8(輔助/抑製)淋巴細胞計數比值小於1,CD4細胞下降。
2全身淋巴結腫大。
3患者出現癡呆,辨別能力喪失,或運動神經功能障礙等中樞神經占位性病變症狀等。
如何預防
目前,對於艾滋病,預防最為重要。
1最為重要的是加強個人保護意識,認識艾滋病的危害性、嚴重性,及其傳播途徑、預防方法。
2建立和健全全國性的防治管理機構,加強患者的管理和疫情的監督。
3切斷性傳播途徑,限製同性戀行為,嚴厲打擊賣淫嫖娼。嚴禁吸毒。
4加強入境檢查,嚴防艾滋病傳入。不用進口血製品,不買外國的舊衣服。
5做好患者工作,不歧視。勸阻其出國,不同健康者性接觸,終止妊娠,不賣血。
6做好宣教工作,使人人自覺預防,杜絕各種不當的性行為,尤其不能與外籍人員隨意發生性行為。避免與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艾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性接觸;不吸毒;不共用剃須刀、牙刷等。
7醫務人員接觸病毒攜帶者的血液、體液時,應注意防護。時刻警惕艾滋病,防止漏診。嚴格管理血製品、器官移植、人工授精工作,應做HIV檢查。
五、淋病
最多見的性病
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性疾病,男性表現為急性尿道炎,女性表現為急性子宮頸炎。
淋病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性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2億新患者,以歐美和非洲更為多見。美國1975年發病率為473/10萬;烏幹達為10000/10萬。亞洲的發病率亦令人擔憂,新加坡1980年為630/10萬;泰國1985年為408/10萬。
我國自古就有淋病,公元前2~3世紀《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描述。新中國成立前,淋病患者很多,僅次於梅毒,占第二位。
1964年曾基本消滅,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淋病由國外重新傳入我國,且來勢凶猛,躍居性病之首。1987年已升至276萬例,現在的實際患病人數遠大於此數。患者以中、青年為主,兒童、新生兒也有,以南方的深圳最多,其次為廣州和上海。
淋病雙球菌,簡稱淋菌,急性期多在白細胞內。淋菌離開人體很脆弱。在39℃環境中僅能存活13小時,100℃時立即滅活。淋菌喜濕怕幹,完全幹燥的條件下僅可生存1~2小時;附於衣褲、被褥上,可存活18~24小時;在膿液和潮濕上,可存活數天;在濕毛巾上,可存活10~20小時;馬桶圈上,可存活18小時。所以,外出時共用馬桶、浴缸、髒被褥,都可能染上淋菌。
“凶手”對多種消毒劑很敏感。1:4000硝酸銀7分鍾即可將其殺滅。淋菌很易變異,同種藥用久了,就可產生耐藥菌株。目前已出現了耐青黴素、大觀黴素的淋菌株。這也是淋病得以廣泛傳播的原因,也是有些患者難以愈的原因所在。
進入從本
淋菌的傳染途徑有以下一些。
性接觸成人淋病幾乎全部通過性交傳染。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性交一次,後者傳染。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性交一次,後者被感染的機會達60~90%。正常男性與女患者性交一次,受染率為30~50%,提示女性較易得病。
同性戀傳染機會更大,多累及直腸及咽部。
母嬰傳染孕婦患者如胎膜早破,其陰道的淋菌可上行進入羊膜腔,感染無辜的胎兒。
分娩時,胎兒經過陰道,淋菌可進入其眼睛或咽部,從而引起淋菌性結膜炎或咽炎。
間接傳染接觸汙染的衣、被、毛巾、手,公用的馬桶圈、浴缸、電話、門把手,均可能傳播淋病。
幼兒可在托兒所、幼兒園共用受汙染的馬桶、浴盆、尿布、肛表、毛巾,以及接觸患病保育員的手而感染淋菌。
淋菌進入人體首先襲擊泌尿生殖道入口處的腺體粘膜上皮,建立“橋頭堡”,進行繁殖,然後向縱深推進,侵犯內性殖器。男女受害有所不同。
男性受侵犯淋菌首先進入其尿道陷窩上皮細胞內進行繁殖,使細胞胞腫脹、破裂、溶解。繼而進入粘膜下層,放出毒素,引起炎症反應。凶手一開始進行破壞,人體的“國防軍”——血液中的白細胞,也蜂擁而至,將敵人“吞噬”掉。它們是敢死隊,吞下淋菌後即與其同歸於盡,敵我雙方的“屍體”與環死的粘膜形成黃色的膿液,流出尿道口;亦有的患者膿液排不出,積聚在小腺體內,堵塞腺管,形成小膿腫,成為複發、難治的根源。
淋菌向粘膜下推進,可產生尿道周圍炎。
“橋頭堡”建成後,淋菌即向縱深推進,至尿道球腺、前列腺、精囊、附睾等生殖係統的“要害部門”。所到之處,均引起相應部位的炎症。
如未及時治療,則炎症可轉為慢性,如慢性尿道炎,尿道粘膜出現水腫,肉芽增生,瘢痕形成,從而造成尿道狹窄、尿道瘺,引起排尿困難。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球腺炎可引起男子不育症;另一方麵,又成為傳染源,將大量淋菌擴散至性伴侶的生殖器。
女性受侵犯淋菌首先進入子宮頸管的柱狀上皮細胞內進行繁殖。受害細胞崩解,淋菌向粘膜下層推進。在這裏遇到白細胞的頑強抵抗,戰鬥的結果是形成膿液,流出陰道外。殘餘淋菌在月經期又向縱深推進,引起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乃至盆腔炎。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如孕期,殘餘淋菌還會進入血液,引起播散性淋病,從而侵犯全身器官,危及生命。
感染淋菌後,如未能及時治療,則可引起生殖器的慢性炎症。如輸卵管受阻,可引起不孕症或宮外孕。患者亦成為傳染源,作為淋菌的幫凶,將淋菌擴散至周圍人群。
感染淋菌後,男性90%表現為急性尿道炎;女性95%表現為急性宮頸炎,表現為尿道炎的僅65%~75%。
患病後的表現
不同年齡、性別的患者,症狀有所不同。
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急性尿道炎的症狀。在不潔性交後3~5天,突然感到尿道瘙癢,伴輕度刺痛。自查可見尿道口紅腫,有稀薄分泌物溢出;不久流淺黃或綠色粘稠膿液。內褲有膿斑。晨起,尿道口為膿痂封蓋,此時排尿有劇痛。夜間易勃起,並有勃起痛。同時伴低熱、頭痛、全身不適,腹股溝淋巴結可腫大、壓痛。
進一步自查,可見尿道口外翻,前尿道壓痛。
可自做兩杯尿檢查:前段尿100毫升排於第一杯,其餘排於第二杯。可見第一杯尿較混濁,將其送醫院檢查,可有大量白細胸及紅細胞。
如不治療,1~2周後症狀可消失,僅晨起尿道口有微量粘液,或可封蓋尿道口。但亦可症狀加重,轉為急性後尿道炎。
急性後尿道炎症狀表現為尿急、尿頻、尿痛,終末性血尿,伴會陰部墜痛。1~2周後可轉為慢性尿道炎。
慢性尿道炎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尿痛時有時無。自查第一杯尿中有絲狀物浮遊,送醫院化驗,可見白細胞。此時淋菌已至尿道球腺、前列腺、精囊、附睾。5~10年後,可形成尿道狹窄,排尿困難。
約有20%的患者可無症狀,但具傳染性。與配偶同房後,可使其1周後出現淋病症狀。所以,對淋病必須夫婦同治。
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急性淋菌性宮頸炎症狀。白帶增多,呈膿性,有臭味,有時帶血,伴外陰瘙癢及燒灼感。少數患者可有腰痛、下腹痛。
患者可伴尿道炎的症狀:有尿頻、尿急、尿痛,及排尿後燒灼感。對鏡自查,可見尿道口紅腫、溢膿;或伴前庭大腺炎症狀,大陰唇下1/3處紅、腫、痛、熱,腺口溢膿。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輸卵管炎、盆腔炎,此時將有下腹疼痛、發熱,最終可導致不孕。
約有半數以上的女性患者無明顯症狀,但可將淋菌傳給配偶及子女。
如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淋病,表現為下腹墜痛,腰酸背痛,白帶多,月經多;性交後症狀加重。
如何診斷
及時、正確診斷,對治療淋病十分重要。
及時就診不潔性交史後1周左右,出現前述的典型急性症狀。此時應當想到患有淋病的可能,應立刻去正規醫院求醫。醫生將為患者的隱私保密。切勿找江湖遊醫。
男性患者男士應去泌尿科或性病專科,將病史如實告知專科醫生。醫生將對患者帶去的第一杯晨尿作常規及培養檢查,如果尿中見到大量白細胞;塗片見到淋病雙球菌;培養見到淋菌菌落,即可確診。
對慢性淋病,將作前列腺按摩取得粘液,作塗片、培養,找到淋菌即可確診。
女性患者女士則應去婦產科或性病專科。白帶仙檢查見到大量白細胞;頸管粘液培養找到淋菌,或基因探針(PCR)檢查找到淋力特有的脫氧核糖核酸,均可確診。
鑒別主要與非淋菌性尿道炎區別。此病症狀出現於不潔性交史後7~21天,比淋病晚;也有尿道刺癢、燒灼痛、排尿痛,但比淋病輕微;尿道口也有分泌物,但稀薄、量少。分泌物作PCR檢查,可找到其病原體——衣原體、支原體或滴蟲。
如何防治
淋病患病眾多,其防治十分重要。
治療原則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用藥要有效、及時、足量、規則。針對不同病人情應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性伴侶應同時接受治療。治療後必須複查;注意有無合並其他性病,如衣原體感染、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