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反應篇(3)(2 / 2)

對於想轉移工作崗位的人來說,麵對內部出現的種種“推力”因素、不協調跡象卻無動於衷,麵對外部的“拉力”和良好機會卻反應遲鈍,不敢冒然定奪,這樣往往會坐失良機或坐以待斃。

隨著職場工作競爭壓力的日益增大,反應遲鈍、失眠多夢等亞健康症狀,已大大影響眾多白領的生活。有人從智聯招聘最新的一期測試中了解到,目前七成白領都存在亞健康問題,而醫生和記者兩種職業問題更為嚴重。調查顯示,女性亞健康狀態比男性高出10個百分點,情況比較嚴重者高出3個百分點。智聯職業專家表示,一方麵女性身體較弱易導致疾病,另一方麵女性除了工作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子女。調查還顯示,亞健康正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專家分析,目前競爭日益激烈,年輕白領希望通過努力來改變自身狀況,往往“透支”健康,比如不按時吃飯、通宵達旦工作、極度缺乏運動,更容易招攬亞健康“上門”。工作壓力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健康狀況又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過分勞累,形成了嚴重的亞健康。亞健康的表現不僅僅是失眠,在心理上的具體表現是:精神不振、情緒低沉、反應遲鈍、失眠多夢、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易驚等;通常還會有疲勞、乏力、活動時氣短、出汗、腰酸腿疼等症狀。因為現在工作節奏明顯加快,壓力越來越大,許多職場中人的情緒常處於一種持續緊張狀態。若這種緊張能夠適度,則有利於進取也有利於健康;可若對工作過分緊張、憂慮,心理承受力不強,再加上長期心理疲勞,壓抑在內心深處,久而久之也就變得情緒低沉、煩躁不安、心不在焉、力不從心、反應遲鈍了。

前兩年我們盛行一個說法:“有些人是60歲的人,30歲的心髒;有些人是30歲的人,60歲的心髒。”大概我們就是後麵一種情況了。由於各種原因,辛勞過度,生命透支,過早老化,未老先衰,沒有活力,能不反應遲鈍嗎?

職場裏的十大“恐龍”

前文說過,反應包括兩個方麵,即腦子和四肢。反應遲鈍的,不是腦子進水就是四肢僵硬。那麼你是屬於哪一類呢?或者,更致命的是,你難道這兩個毛病都有?

與N種不同類型的人相處就有N種不同類型的技巧。有人將職場之人分成無私好人型、固執己見型、傲慢無禮型、毫無表情型、沉默寡言型等十餘種,其中一種是行動遲緩型。這種人一般思維緩慢,反應遲鈍;和他交朋友倒還可以,和他共事就不是理想搭檔了。因為這種人沒什麼出息,對你也沒什麼幫助與促進,甚至還可能阻礙你的事業。跟反應太遲緩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很累,還要時常為他幹著急。

某友講了自己的一個故事和感受:今上午我與我的上司(女)在一起聊天,感覺很好,解除了心中一些誤會。中午我們一起去食堂吃飯,她也很主動地表示友好,和我一桌吃飯。我也很高興,可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還是習慣性地把菜打好,忘了給她留位置。結果她打菜回來以後,把菜放在了另一個地方。我一下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吃飯時便找話和她說,表現得很自然、很高興,而不是和她有意見,起碼沒讓她感到生氣,讓她知道我是無意的。哎,我在這方麵真是老笨了,反應太遲鈍。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心理,總是有意識地遠離上司,不敢和上司多溝通。其實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好,可是工作這麼多年了還是做得這樣幼稚,真是讓人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