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短淺的老板缺乏遠見,他們把著眼點僅僅放在眼前很小的一片安全地帶,對事情的發展沒有全麵、長期的考慮。他們沒有戰略眼光,小打小鬧也許還可以,做老板實在是有點難為了他們。一個缺乏長遠考慮的人怎能做領導者?作為領導者,要負責整個集團的長期規劃與運作,他們對事態發展的考慮與規劃直接關係到整個集體的未來,天時、地利、人和……哪個方麵都要考慮到。這個道理就像下棋一樣,你能看到的棋步越遠,你的水平也就越高,也就越得心應手;如果你隻能看到眼前這一步,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左右為難,那麼這一盤棋遲早會輸。
目光短淺的老板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對未來沒有信心把握,甚至根本就沒想到把握未來的事情。因此他們容易被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所誘惑,往往因小失大。春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荊國,但大臣們不同意。吳王就說:“誰敢提意見就殺死誰。”大臣們嚇得不敢說話了。宮裏有個少年,想提意見又怕被殺,就接連三個早晨帶著彈弓,假裝去後花園玩,終於被吳王看見。吳王對他說:“你過來,你怎麼把衣服弄得這麼濕?”少年說:“花園的樹上有隻蟬在叫,並吮吸著露水,可是它不知道螳螂正在後麵要吃它;螳螂隻想抓蟬,卻沒有想到後麵有隻黃雀想要吃它;黃雀隻想抓住螳螂,卻不知道我在準備用彈弓打它。這三個都是隻考慮眼前的利益,卻沒有注意到隱藏的危險啊!”吳王被少年意味深長的話提醒,決定不攻打荊國了。這就是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來曆,也是目光短淺者的最好寫照。
目光短淺的老板容易安於現狀,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對全局進行長遠規劃,整天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哪裏還看得到外麵廣闊的世界?反過來也是一樣。一個人沒有長遠的眼光,就無法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業有一個長遠宏大的規劃,就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自己該往什麼方向努力,自然也就隻能安於現狀,老老實實過一天算一天了。典型代表有:2000年韓國為小小的山東蒼山大蒜與中國打貿易戰,覺得本國內大蒜滯銷而不要中國的大蒜,而中國方麵也表示不要他們的聚乙烯,迅速招致其5億美元的損失,隻得及時與中國講和,恢複了原有的雙邊貿易。自命不凡、鼠目寸光的納粹元帥戈林,采用貽笑大方的鴕鳥戰術,拒絕製造可以幹擾敵方雷達信號的偶極子新式電子武器,卻被英軍搶先製造,並運用於1943年7月27日對漢堡的大空襲中,使漢堡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另外,納粹德國連一艘具有極強海洋殺傷力的航空母艦都沒有,據說也與戈林隻相信空軍力量的片麵戰略指導思想有關。
目光短淺的老板看不到長遠的將來,公司必然也沒有長遠的目標與規劃,無從發展。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中,如果沒有對市場綜合的分析、對公司準確的定位、對自身特點的發掘、對長遠奮鬥之路的規劃,總是隻看得到眼前的狀況,看到別人怎麼做好就盲目跟隨別人,沒有自己的戰略,在發展的道路上公司必然走不遠。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條街上,有人先賣起了烤肉串,生意火爆,於是大家一擁而上,都來賣烤肉串,結果大家的生意都不好。這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淺的做法,他們看不到烤肉串好賣了,啤酒、花生豆、鳳爪等等小吃也會賣得不錯。目光短淺的老板永遠局限在眼前,在他們手下,你隻會跟著公司一起不斷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