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機會,求得高薪?北京宏威職業顧問認為:第一,了解市場行情;第二,了解行業狀況;第三,了解地域情況;第四,了解企業經營;第五,了解待求職位;第六,了解老板心情;第七,了解自己能力。
針對第五點,高薪捷徑在哪兒?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人總結出求職的公式:職業=職位+領域。求職中必須同時界定公式兩邊的內容,否則你的求職目標就可能過於寬泛,難以找到工作,還談什麼高薪?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探索,使發展方向更清晰一些、職業定位更準一些,你就會離高薪更近一步。衡量一個職位的適合與否,有五個重要指標:薪酬、公司背景、人崗匹配、發展空間、被人信任。薪酬當然是衡量一份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但是職場上的任何行動都不能目光短淺;如果僅僅為了薪水,不考慮其他指標,更不考慮未來發展,沒有自己的規劃和目標,哪個公司給的薪水高一點就跳到哪個公司,那職業瓶頸不久將隨之而來。每個職場人都需要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還有清醒和理性,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高薪捷徑。
職場新人若要長遠考慮前途,第一,“臥薪嚐膽”:假如暫時不能達到自己滿意的工作狀態,嚐試“臥薪嚐膽”怎麼樣?蟄伏自己的潛力,暗自增加競爭力,蓄勢待發,總會有“一鳴驚人”的一天。第二,目標明確:給自己定一個五年計劃、十年規劃。每季度做什麼事情,每個月做什麼事情,甚至每天做什麼事情,都有計劃、有目標比較好。不要每天渾渾噩噩,或者怨天尤人,否則幾年後你會發現,由於一直沒有目標,幾乎什麼都沒有做成。第三,觀察入微:多了解社會,多實踐,多思考某些社會現象的利害關係,認真分析身邊發生的某些事情,再比照自己,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工作法則,這對於自身經驗的積累將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第四,自由心態:不要認為自己沒有受到重用,就心灰意冷。在外工作,關鍵是自由、愉快,能學到知識。每走一步都要分析,不要因某一小點利益的得失而限製了自己的自由心態。
下目光短淺的人即將滯銷
目光短淺,行而不遠
想必大家都知道鼠目寸光、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管窺蠡測,“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等中國遠古的寓言、典故及其道理。它們說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目光短淺,視野狹窄,缺乏見識,沒有眼力。這樣的人隻看到眼前利益,隻考慮個人小節,不做長遠打算,不從大局著想,主動堵塞了自己的出路,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求學深造、日常生活中,都不會有什麼大出息。因為他熟悉,因為他習慣,因為他守舊,因為他衰落。
某網友感歎,人其實就是一種目光短淺的動物。在觀看了一場日本人大肆捕殺鯨的電視節目後,他感歎道,因為人類對自己生存的地球,對大自然,對海陸空,對周邊環境,對種種資源和能源,對所有動物和植物,老是采取一種巧取豪奪、不斷搜刮的惡劣態度,他們盲目自大、嗜殺成性、極端自私,而缺乏長遠規劃,不懂得維護、更新、改善,不懂得天人合一、友好相處、良性發展,則無論他們自以為具備了多麼高超的智慧,但是這種目光短淺的作為,最終逃脫不了自取滅亡的必然結果。
《西遊記》裏稱職師傅唐僧的目光,就比好吃貪色、懶做耍奸、沒有耐心、老鬧分手的豬八戒遠大得多。所以,唐僧抱負遠大,目標明確,有組織設計能力,注重行為規範和對工作高標準的優點,使他擔任了取經團隊的主管。如果一個團隊中沒有類似唐僧這樣的主管,這個所謂的團隊就隻是一群烏合之眾,不會有什麼遠大的前程。麻雀的見識就比大雁短淺得多。所以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當提出“苟富貴,勿相忘”的意見時,見周圍的麻木、苟且、平庸之人都不理解他,隻得歎息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有很多人,頭腦足夠聰明,也足夠厚黑,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最終難於成就事業。其不可忽視的原因是搞壞了自己的名聲。因為人的本能是趨利避害,不喜歡和陰險毒辣的人交往。所以在做局的時候,不能隻追求一時的勝算而壞了自己的名聲,這是目光短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