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心理篇(4)(1 / 3)

壓力之二:是等待晉升,還是易主跳槽?套用拿破侖“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那麼“不想被提升的打工者不是好打工者”。對他們來說,職位的晉升絕不僅僅意味著薪水的上漲,更重要的是上級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但“人人都有帝王相,路窄人稠輪不上”,越往上職位就越少。所以,能當將軍的、能被提升的隻能是少數。或主動出擊或甩手走人,都將伴隨著鋌而走險、擔驚受怕,這亦讓他們不怕輕舉妄動。舉棋不定之下,內心茫然,那根繃緊的心弦同時也非常脆弱。

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現在的市場經濟社會裏,正常的選擇都是雙向的,你想選擇職業,職業也想選擇你。即使是大學畢業生,如果自己的選擇不現實,同時心理又脆弱,那也是會陷入絕境的。

國家人事部吳德貴研究員說,心理脆弱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稍有不順利,情緒就降到“冰點”,這樣的人,在入世後的激烈競爭中必然會日子不好過。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漸增多,神經緊張、心理脆弱就成了都市“現代病”。因此,入世了,無論是在職者還是求職者,都應該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擠”、“抗壓”的素質。在當今社會,沒有一股不服輸的“強勁”,沒有一種不怕難的“韌勁”,是不行的。

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尤其是競爭的壓力。心理脆弱將使你挑不起企業的重擔,積極鍛煉強健的身心才能在未來成為贏家。不能抗拒風險,害怕打擊,那樣根本無法成功,他什麼事也做不成。若是經得起失敗的打擊,人到了冬天就會相信春天快要來臨(英國詩人雪萊的名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就是人的智慧。但是人們往往把這智慧給丟了,在麵對困難的時候忘記了曙光將要來臨,所謂黎明前的黑暗。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一個人心理脆弱,不能從失敗中覺醒的話,那麼他一輩子都會生存在這個失敗的陰影中吧!

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不良心理主要有: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他、作戲、貪財、冷漠等,它們都可能成為你成功道路上的巨大絆腳石。

看看今天的心理診所,為什麼越來越多?過去考大學的時候,心理學係、生物係、生命科學係……都是冷門。隻有高考時分數不夠的,為了混個名牌大學的文憑,才不得不上這些專業。可是今天再看看這些專業,哪一個不是高分?因為大家的心理成問題,社會普遍出現心理脆弱,所以便需要學習這些專業及從事這些職業的人。所以社會在一直變化,今天如果我們沒有一點心理承受的能力,我們什麼事都做不成。

人們對現在的青年人褒貶不一。盡管以獨生子女為主體的現代青年視野開闊,有衝勁,綜合素質更全麵,但似乎顯得比上一代人衝動、易怒,一旦遇到挫折或拒絕,容易表現過激,甚至一蹶不振,心理顯得特別脆弱。

據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谘詢專業委員會主任邱鴻鍾教授分析,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突出體現在新生與畢業生中。新生是因為一時難以適應大學裏陌生的新環境,以及與人溝通、集體生活的問題;畢業生是因為即將離開校園與剛剛走上社會,他們對如何求職、如何工作、如何麵對現實生活、如何待人處世……毫無把握,滿心困惑,產生衝突。還有目前嚴峻的就業壓力引發的一係列心理波動,對畢業生來說更是一大考驗。

邱教授還說,大學二、三年級學生則以情感、人際關係和自我成長等問題為主,情感糾葛、性心理活躍等問題也困擾著不少大學生。

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國斌介紹,該校曾有一名男生小耿(化名)向其愛慕的女生小芸(化名)求愛,小芸婉拒了小耿。小耿求愛不成,便在多個場合謾罵小芸。一天晚上,當自修室內隻有小芸一人在學習時,跟蹤已久的小耿衝進自修室,拎起課桌椅就向小芸砸去,最後導致小芸背部、肋骨受傷。經測試發現,小耿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名學生父母離異,如果開除他,勢必引發他不顧後果的報複,徹底把他推向充滿仇視的世界。學校帶著專家到小芸家做工作,讓小芸轉學到了另一個城市,小耿也最終接受了該校的心理輔導。如今,小耿已經走上社會,有了穩定的職業。許國斌還說,有些學生成績差、逃課違紀、看暴力色情影片、有暴力傾向,漸漸被師生孤立,最初的人格障礙無人幫助扭轉,任其發展,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