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黃銅(2 / 2)

其實,王勳手裏的黃銅再經過鑄煉加工,另加上恰當的錫金屬,鑄煉成品就俗稱三火青銅。

在明代,這種煉銅技術世界領先,堪稱經典。

然而,這些並不是王勳關注的要點。

王勳淡淡開口,“現在可以肯定,四人會擁有大量的黃銅。”

“王兄弟,四人會為什麼要將黃銅運往大山,難道他們想把黃銅埋在地底下?”劉易之一臉茫然,接著說道,“那天,當後麵的那個人發現了什麼情況,然後,前麵的人就立刻改變了主意。”

“有這個可能,因為銅質金屬屬於朝廷的管製物品,這些人鬼鬼祟祟的搬運,意圖就顯而易見!”王勳說道。

“真是奇怪!”劉易之伸手指了指對麵的大山,“走,咱們去山裏找找什麼線索。”

王勳抬眼一看,塢山是京城一帶唯一的大山,現在覺得比較陌生,隻是調換了方位,改變視覺角度而已。

王勳極目遠眺,塢山與大柳鎮毗鄰,塢山水庫就位於正前方的右邊,現在的位置如果往右手邊一直前插,就可以到達威穀鎮的沙家壩,相當於彎了一圈。

對不熟悉京城一帶地形的人來說,塢山就是很好的指南針,它不會讓你迷失方向。

王勳心裏清楚,四人會為什麼要將黃銅搬運到塢山?這個問題是自己將要調查的大方向。

王勳翻身上馬,“好,我們前往塢山!”

天上的太陽老高,說明還有的是時間,三人並不著急,一邊考察地勢,一邊駕馬慢慢前進。

走出驛道,進入一條田間小道,剛開始路麵還算平坦,後來越來越崎嶇,現在,王勳幹脆跳下馬,牽著馬匹徒步前進。

這條路走的人不多,趕牛車、驢車拉貨的更少,路麵上的車轍印非常明顯,王勳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些痕跡比河邊車轍印的痕跡要淺得多。

經過劉易之解釋,那些人後來加了兩輛馬車,驢車載貨的重量減輕了一半,直接造成了眼前的現象。

三人按照車轍印走了一大程,就來到了塢山西麵的山腳。

這邊的山勢與南北的山勢大不相同,山腳呈階梯狀層層上升,山腰之上就是懸崖峭壁,仰視山峰,巍峨崢嶸。

跨上兩道階梯狀的土丘,幾棵小樹就像青蘑菇一樣零散在黃土坡的表麵。

在一處稍顯平坦的地麵,車轍印戛然而止,不問可知,先前的人得到後來那人的消息,車隊就在這裏打道回府。

三人立即分散開來,在周圍的草地上仔細的搜索。

三匹馬兒在路邊吃著青草,晃晃尾巴,悠閑自得,巴不得主人多逗留一會。

很快,王勳就放棄了搜索,對方不可能輕易留下把柄,即便找了也是白白浪費精力,索性來到草地邊,撒了一泡尿,尿有鹹味,身邊的馬兒很快就圍過來,一會兒,地麵的嫩草隻剩硬邦邦的草樁子。

王勳笑了笑,拍了拍馬背,抬頭仰視山體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