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張縣令派出的那個送信的官差,帶了兩個京城的官兵匆匆的趕到了王府。
這兩個來自京城的官差,一個叫阿忠,另一個叫阿福,他們經過了長途跋涉,現在已經疲憊不堪,王勳馬上吩咐小翠替他們準備了酒菜,酒飽飯足之後,再安排他們去客房調養身體,確保體力後,隨時可以帶領老人向京城進發。
費玲知道自己的人抵達通縣,臉上根本就沒有笑容,一是她不想離開王勳,另一個她也沒有想到京城的人居然隻派來了兩個官差。
費玲瞪了王勳一眼,“那個李大勇也小心眼了,嗬嗬,就派來了兩個人,回頭非教訓他一頓不可。”
王勳一笑,“我倒是覺得那個李大勇非常聰明。”
“為什麼?”
王勳笑道:“人多在路途上會招人眼線,也不一定可靠,這樣你爺爺反而會更安全。”
“費話!一定是王大勇上次在兔子溝的時候,跑了個空,現在不相信我了,他明顯是在公報私仇。”
費玲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王勳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對李大勇的個人特點進行心理分析,那個李大勇如果一到兔子溝,就立刻發現老人的房子被燒,這明顯的信號告訴了他,老人已經遭遇到不測,在這種情況下,他不但沒有對此事展開調查,反而,直接回到了京城。
這種情況可以折射出兩種聯想,第一,費玲這兩人對李大勇來說,他根本就沒有興趣,他隻要敷衍了事,就可以向上級交差。
第二種可能就是,李大勇返回京城的目的,是他發現他們的人隱藏了內奸,如果此人不除,他即便是去調查,結果恐怕也是適得其反,當他發現了事情的端倪,就立刻先回京調查內奸。
假如不是以上這兩種情況,李大勇就不應該出現在京城,而是,在清河鎮。
這兩個官兵提前幾個小時到達通縣,充分說明李大勇非常在乎這件事,也親自辦理了這件事,並為此提前作出了預防。
李大勇隻派出兩個人,也正好吻合自己的猜測,他的動機就是以防事情再一次失敗,才沒有大張旗鼓,隻秘密派出兩個親信可靠的人來完成任務,這樣成功率反而更高。
這些因果關係合情合理,辦案需要講究證據,分析一個人的心理就需要靠聯想。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站在李大勇的立場,也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王勳,你怎麼了?”費玲說完,瞅了他一眼。
王勳輕輕一笑,“費玲,你還小,外麵人心險惡,隻要你們平安的回到佳州,就不要出來亂跑了!”
“恩,這次多虧了你。”
王勳看了她一眼,“玩了兩天,累了吧!”
“恩!”費玲輕輕的點了點頭。
“好了,明天還要趕路,你先回房休息!”王勳道。
“好吧!我就不打擾你了,”費玲低聲說完,發現王勳沒有任何的挽留,轉身就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