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至少對這裏的動物們來說是幸福的一年。”尼奧踏著積雪,深一腳、潛一腳的進入礦道。
支撐礦道的木粱木柱已經有些幹裂腐朽,礦道乍一看有種就未來人的塵埋感覺。而實際上隻要深入,在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一塊大石下麵有軌道,可以不費什麼力氣的就推開,後麵原本是個小岔路,現在便直通尼奧的鍛冶室。
鍛冶室刨去爐、砧和簡陋的器具架,所餘的空間都不足以放開一張單人床,這裏甚至連個箱子都沒有,尼奧以石壁上挖出的淺穴來存放物品。
打開碎皮子縫補而成的包袱單,幾件真正能體現尼奧鍛造手藝的甲具在黑暗中展現出它們的風采。
精銅風狼盔、精銅疊葉手甲、精銅符文腿甲、精銅牛皮底脛甲、青鋼十字劍兩把。
精銅4套件,這是尼奧從這廢礦洞中一點點采集礦石、冶煉鍛打而獲得的。尼奧在製造過程中發現,這裏的礦石中含有至少兩種不知名的金屬元素,稀少、難以提煉、鍛造時也帶來諸多麻煩,但製成甲具卻能提高甲具的綜合性能。更輕巧、剛性和韌性都更好,這些特點可是那些從蒸汽衝壓機等係列設備上走下來的量販製式裝備所比不了的。
至於青鋼十字劍,主材料是以物易物獲得的,選擇十字造型,是因為看重它簡潔明快與實用兼顧的造型特點。這兩柄劍在鍛造時尼奧盡可能多的加入了精銅中的那種稀有元素,而且劍胚經過數百次的反複鍛打與長時間的溫養,製成後,劍身上有無數青色的流紋,看起來很是特別,有因是高硬度的劍質,於是取名‘青鋼’。
民間有句俗話:看一個戰士的優秀與否,隻看他對自己使用的武器的重視程度就行。
武器是戰士肢體的延伸,一個優秀戰士所使用的武器未必是什麼利器、名器,但一定是最適合他使用的,而且十有八九是他親自參與打造而成,長短、重量、質地特性……優秀戰士對自己使用武器的種種絕對是如數家珍,而且視若重寶、愛人,細心嗬護,善加保養。
尼奧對這一對青鋼劍同樣感情極深,因為它們本就是伴隨他多年的武器,一次次的修補、改造、加工,然後有了今時的模樣。握著這兩把劍,尼奧就感覺血脈相連,感知毫無困擾的遍及劍的全身,觸劍、如觸皮肉。
拿到裝備,自然要武裝一番。除了甲具,這裏還有一套內衣褲和配合甲具穿的皮衣,比起他身上穿著的那套來自索爾斯城的民裝,合身舒服的多。如此一來,舊行頭大致都換了下來,隻剩棉罩衣和鬥篷圍巾以及大手套,外麵天氣冷冽,這些衣物雖然累贅卻是必不可少。而且換下來的衣服尼奧也沒有丟,而是裝進了背包。尼奧原本有個破舊的帆布背包,亞德裏恩留下的物資,要更好一些,於是背包、睡毯、水囊、繩索,這些就沒有必要再帶了。
包括胸甲在內的最後一部分物品都在鎮子裏,暫時還無法獲取。尼奧從藏兵穀出來,行至叢林邊緣,然後一路向西走,直到看到一條河,這條有著多個溪流支脈的弓河由南而北,斜向流過鬱金香鎮旁,然後拐彎向西北而去,形成一個拱弧,就如弓身,因此得名。
弓河在鬱金香鎮附近有橋,而且挖過幾次河道,冬日河水冰結,可以說是惟一地勢整體低於地平麵,便於藏身的渠道,尼奧的打算就是借這河道接近鬱金香鎮,然後尋找機會潛入鎮子。當然,不是現在,而是在遊魂回巢的黎明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