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舊人難見(1 / 2)

第二日一大早便有舒府的馬車等在夏家的大門口。

“舒懷,當今的太後娘娘雖說曾與你的母親有過舊交,但如今也是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宮裏頭不比家裏,還是要處處留心才是。”

臨行前舒玉竹拉著外甥不放心的囑咐一通,說完又不放心的叮囑隨行的家仆。

“小姐,舒懷少爺心裏有數,您就放心吧。”馮媽媽見馬車已經行遠,便半扶半推的將舒玉竹往苑裏攙去。

舒玉竹當然知道自己這個外甥並非是看上去的那副小孩子樣子,單從昨晚上那番話就不是一個剛滿七歲的孩子能有的心思,想到這兒,她心裏更加覺得這個外甥真的是老天爺送到自己身邊的好幫手,“你說的對,舒懷那孩子是個懂事的,姐姐把他教的很好。”

殷朝到今天已經是第三代帝王,經曆了前兩代的帝王的努力,邊疆那邊又有安慶將軍守著,朝廷上下那幫老臣大多也都是伺候過兩代帝王的肱骨之臣,如今也算得上是四海波靜,千裏同風。

等到秦舒懷一行人進了宮,早早就有太後身邊的得力宮女過來傳報,說是舒懷少爺一路辛苦,朝裏那幫老臣又都上了年歲,說起朝綱社稷那些大道理便沒完沒了叫人聽得腦仁子疼,再者以後進了宮又是在禦前行走的,也不算是什麼外人了,太後娘娘那邊早叫人預備好了茶點,讓他們直接去鴦秀宮坐坐。

本來舒家老太太和舒雲成都是一同陪著來的,聽了太後的口諭舒老太太眉角微滯一下隨即舒緩過來,撐著一把老骨頭對著那位宮女微一服身說到:“那便勞煩姑姑帶路了。”

那宮女是常在太後身邊服侍的,怎能不知舒老太太的身份貴重,不等她俯下身子便往邊上退了一步,恭恭敬敬的朝她行了個禮,“老太太真是折煞奴婢了。”說完右手微抬虛扶著她往鴦秀宮引去。

身後舒雲成雖在外朝當值,可是太後的鴦秀宮還是第一次去,他當然不會像自己母親那般多思多慮,女人間的點到為止,一個大男人是聽不懂的。

未入鴦秀宮,空氣中便氤氳著一縷零陵香的味道,這味道秦舒懷非常熟悉,他在家時就聽他母親舒玉梅說起曾有個舊友自小稍一著涼就愛頭疼,灌了多少的藥湯子也不見好,單單就這味零陵香能稍許減輕些疼痛的苦楚。以前跟那位舊友在一起時就聞慣了的,所以秦舒懷從記事起就常見母親愛在香爐裏燃上一點。

沒想到母親說的那位舊友就是這位太後。

“太後娘娘,人到了。”那位宮女早先一步跨進鴦秀宮,見太後微微點了點頭,便又回頭躬身請進舒老太太等人。

“老身見過太後娘娘。”

“臣見過太後。”

“舒懷見過太後娘娘。”

鴦秀宮是太後的住處,閑雜人等都是不能隨意出入的,是以舒老太太得著信兒的時候就已屏退左右,隻有她和舒雲成、秦舒懷三個人近前拜見。

“快看座。”

“謝太後。”

“呀,這就是舒懷?”

聽見太後點自己,秦舒懷趕忙站起來。

太後見他站在那兒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來;“沒想到玉梅這兒子倒沒隨了他爹的性子,本宮還以為會是個虎頭虎腦的愣小子。”

太後本家是卜氏,曾祖父是隨殷朝的開國皇帝一起出生入死過的,隻是卜氏人丁不旺,一家子上上下下愛出病秧子,到了太後這一輩兒隻剩下她和一母同胞的哥哥卜今,誰曾想,那卜今也是個短命的,年紀輕輕也撒手去了,連個後也沒留下。

不過想來也是,舊時曾有君主怕外戚幹政,立子殺母的說法。這位太後家裏是沒了人的,要不然外朝那群老狐狸怎麼可能放心將小皇帝放在她身邊養著。

這樣想來,這位卜氏也算是借自己的家門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命,竟不知究竟是幸與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