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節日禮儀(2)(1 / 2)

1889年7月14日,第二國際成立大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大會通過了法國代表拉文的提議,把5月1日定為“國際示威遊行日”,也稱“勞動節”。

1949年以後,我國規定5月1日為勞動節。

每年5月1日,許多單位召開表彰會、慶功會,宣傳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跡。不少地方舉辦遊園會,張燈結彩,歡慶“五一”國際勞動節。

四、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北京13所高校的學生舉行示威遊行,抗議帝國主義列強侵犯我國領土,學生的愛國行動遭到了北洋軍閥政府派出的軍警的鎮壓。為了紀念學生的愛國運動,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1949年12月,我國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此後,每年5月4日這一天,全國各地青年都要以舉辦報告會、演講會、文藝晚會等形式,紀念“五四”運動,歡度“五四”青年節。

五、兒童節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

1949年11月,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生活,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的理事會上作出決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12月,我國政府規定6月1日為中國兒童節。

每年6月1日,我國各地兒童身穿節日盛裝,舉行聯歡會、遊園會等各種活動,和世界各國兒童共同歡慶自己的節日。

六、建軍節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字樣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標誌,8月1日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的節日。每年8月1日,全國各地都要開展擁軍優屬、軍民聯歡等活動。

七、教師節

198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確定9月10為我國的教師節。在這一天,全國各地以茶話會、表彰會、聯歡會等各種形式,歡慶教師節。許多學生主動送給老師有意義的小禮品,如鮮花或精美的節日賀卡等,表達敬意和謝意。

八、國慶節

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中國的國家名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親手按動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的第一麵五星紅旗,並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會議,通過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的決議。每年10月1日,各族人民以各種慶祝方式歡度國慶。

第三節國外主要節日禮儀

一、聖誕節

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它的時間是每年的12月25日。它的節期延緩很大,通常為12月24日至次年的1月6日。

聖誕節在西方很重要,許多國家早在節日到來之前一個月就開始籌辦了。親朋好友之間要互寄賀卡,卡上寫有各種祝福的話語。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每逢聖誕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為聖誕樹。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

每個家庭還要在客廳的一角用一棵杉或柏等常青樹搭成聖誕樹,樹枝上掛滿五顏六色的燈及各種玩具和禮物,樹的頂端往往還裝飾有一顆象征歡樂和幸福的明亮的星。

聖誕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圍在聖誕樹周圍吃聖誕晚宴。宴席開始前,人們打開放在聖誕樹下的一包包禮物,互相祝賀。宴會後還要在聖誕樹前做各種遊戲,唱聖誕歌曲。

二、情人節

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它深受歐美各國年輕人喜愛,也是一個充滿甜蜜感情的浪漫節日。

情人節又稱為“瓦倫丁”節。據傳說,公元3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名叫瓦倫丁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因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受到典獄長之女的精心照料,並且同她相愛。臨刑前,他給自己的情人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公元270年2月14日,瓦倫丁被羅馬統治者處死。自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壯烈而多情的殉教者,就把這一天定為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