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借口”是一個職場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養。隻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將工作狀態調整到最好,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潛能。這樣,不僅能給公司創造出最好的成績,也能使自己得到最好的發展與回報。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她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中度過,而正是通過工作,她們才能創造出最大的人生價值。一個真正期望其人生有價值的職業女性是絕對不會在工作中找借口的。在工作中,“沒有借口”是一種優秀的職業素養,更是一種傑出的人生態度。女人,在很多時候不需要假裝柔弱,其實與男性一樣,需要對自己負責,而往往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是沒有任何借口的。
中國女排一直將“沒有借口”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句話其實源於以前的教練——袁偉民。他對女排隊員要求十分嚴格,當時,女排的主攻手是郎平。郎平的業務水平比較高,她私底下經常關心和幫助其他隊員。
有一次,郎平做完了自己的練習,就主動留下來幫隊友補課,或許是自己太累了,她不像自己訓練時那樣到位。沒想到,教練袁偉民對她的扣球尺度把得很嚴,讓她練了一次又一次,還罰她多做幾組,郎平又氣又累,忍不住抹起眼淚來。按理,自己主動陪練,應該得到表揚,可是自己不僅沒有得到表揚,反倒因為一時不到位而受罰,這豈不是很不公平嗎?但教練就認準了一點,他不為郎平的眼淚所動,而是對她更加嚴格。
冷靜下來的郎平想明白了,無論是自己訓練還是幫助隊員訓練,都沒有任何借口偷懶。她很快調整了狀態,從下午的五點到晚上九點,幫助隊員補出了一堂高質量的訓練課。
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女排的成功,正是整個團隊沒有任何借口,努力拚搏的結果。在工作中,不管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團隊,我們所需要擁有的精神就是“沒有任何借口”。在啟蒙運動時期,法國一位思想家曾說:“人是什麼?人是一種最會找借口的動物。”雖然,這話有失偏頗,但卻形象地反映了職場人的心理。
一些職業女性在工作失敗後總是為自己找借口,從來不反省自己的過失,結果,自己本職工作沒做好,反而搞得心情很差。其實,找一次借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將逃避和推托變成了習慣,到最後,就連借口也成為自欺欺人的手段,這無疑會成為阻礙自己向前發展的枷鎖。
小張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秘書做公司的老總,而她做好的絕不僅僅是本職工作而已。工作沒多久,小張便了解到老總患了一種慢性病,嚴重時會影響到工作,對此小張顯得格外小心。
有一天,小張在上班路上發現了一家藥店的廣告,正好介紹了一種可以治老總病的特效藥。於是,小張趕緊將藥買下,沒想到這一耽擱,讓從不遲到的她晚到了半個小時。她到了辦公室,正碰到老總急得找她要資料,因此對小張的遲到很不客氣地訓斥了一頓。在那一刻,小張覺得自己很委屈,當時就想解釋,但轉念一想:不遲到是公司的規定,有什麼理由不遵守呢?於是趕緊道歉,一如往常地工作。
下班了,小張悄悄地將藥放在了老總的桌子上,準備離開。老總發現了藥,一下子反應過來,當他得知真實情況的時候,對自己早上的言行感到內疚,問小張:“你為什麼不早說呢?”小張隻是很誠懇地說:“您對我的批評是對的,不遲到是每個員工都應該遵守的規定,不論出於什麼理由,我都不能找任何借口。”
許多女性在工作中秉承這樣一個理念:幹好工作就行了,其他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呢?對此,許多人問小張是如何做到的,小張笑著說:“其實我也隻是轉換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而已。如果隻從自己的角度與感受出發,當然做不到。但是,隻要我們圍繞工作應盡的責任來思考,就會覺得非做不可。因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是沒有任何借口的!”或許,小張的這幾句話對那些總在找借口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節 學會合作,一切就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