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裝飾與石材
建築裝飾在現代建築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構件可以利用人造的材料,但其堅固程度與美觀效果總不如人意。因此,利用某些天然的石材成為當今建築裝飾的主角,開發和利用這些高檔的石材,受到人們的矚目。
大理石
大理石起名於雲南大理,具體產石的地點在點蒼山,故又有“點蒼玉”之稱,於此可見其名貴之一斑。最早開發當地大理石的時間可能在公元前109年,即漢武帝設置益州郡時在那裏設葉榆縣(即今之大理),已注意到這些美麗的岩石。到公元738年,皮邏閣依靠唐朝的勢力,在此建立南詔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寺院,大規模開掘大理石。
隨著大理石的大量開采,人們發現除常見的潔白如雪的“漢白玉”外,還有雲灰色的大理石、彩花色的大理石、豆青色的大理石、藻花色的大理石以及翠玉色的大理石等。這樣,根據不同的裝飾要求,便可以選擇合適的某種大理石了。再經過切割拋光,雕刻出各種山水、禽獸、人物或保持原狀的天然畫圖,都令人讚不絕口。因此,大理石的名貴備受王公貴族、富商巨賈的歡迎,從室內裝潢到家具飾物,都離不開優質的大理石。
大理石具體產地之點蒼山,位於大理城西,北起大理之花甸壩,南至下關西洱海,全長40餘公裏。全山岩石由距今5.7億年前的前寒武紀地層組成,這是一套變質岩係,主要包括片岩、片麻岩、變粒岩和大理岩。
我國的大理石主要有下列幾類:
曲陽大理石、房山漢白玉、蜀白玉、山東大理石、黃河玉等。
世界上年產大理石約有100~300萬立方米,其中意大利占一半,其他有西班牙、巴西、希臘。我國大理石資源相當豐富,過去很少開發,近幾年來開始進入國際市場,目前已開采的約有40多個礦山,而地方辦的更多,達1500個礦點。
珍珠岩
這是酸性火山噴發岩的一種,呈無色、淡灰、蘭綠、紅或褐色的玻璃質岩石。具有玻璃光澤,珍珠狀的結構。其成分以鋁、矽為主,通常含有2~6%的化合水。
珍珠岩具有很好的熱膨脹性,當用700℃高溫焙燒時,可使其體積膨脹4~20倍。也就是說,加熱膨脹後,因失水而造成蜂窩狀,即成膨脹珍珠岩。它具有耐高溫、防潮、隔音等特性,所以是優良的建築材料,尤其是用於高層建築,或夏天時經常處於高溫階段的地區而又無力普遍安裝空調的民房建築。
使用時,主要是用膨脹珍珠岩灰漿代替一般灰砂漿用於牆壁抹灰,比灰砂漿要輕60%,如抹一層厚2~3厘米的珍珠岩灰漿,其保溫、隔熱功能將相當於12~14厘米厚的牆壁。
珍珠岩在工業上的用途也比較廣泛,如用於絕熱充填料製品、橡膠、油漆、琺瑯、塑料、紙張、樹脂、潔淨劑、農藥、肥料等的填料。
還用於陶瓷、玻璃原料。
如將膨脹珍珠岩製成濾粉,用於淨化飲水,處理汙水或工業廢水。利用特製的疏水珍珠岩(又稱增水珍珠岩)處理海麵石油汙染、淨化海水也極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