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習慣的精神:隻要走下去,就會有出路(2)(1 / 2)

假如你買了一盒有1000個圖片的拚圖,接著把所有的圖片倒在桌上,你有信心可以找到兩片相鄰的圖片,接著更多的圖片被找到,一直到最後,你可以將1000片圖片全部嵌接在一起。而且,你有信心當你完成拚圖工作時,它整個圖形將如同盒子上所印的圖形一樣。你不知道是誰製造這個拚圖的,在開始的時候,你也無法確認是否所有的圖片都已完整無缺地放入盒中,或是所有的圖片一定能拚湊在一起,但是你卻很有信心地認為它們是完完整整地在那兒,而且可以被拚成一幅圖案。

實現夢想的方法也是如此。你必須能夠清楚地想像在你心中的夢想,就好像在端詳拚圖盒上的圖畫一般。你必須看清楚你想成為什麼,以及想要做什麼,並認知圖畫是由一連串的圖片組合而成的,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它需要花一點時間去尋找及拚湊,切記!切記!

以我的觀點而言,人們未能達到夢想的主要因素是由於他們太早放棄嚐試將夢想的圖片一一組合完成。在追尋夢想時,他們往往草草決定進行的方向,因此過程中不免會遺漏了其中的一個圖片,或是根本無法理解如何組合這些圖片使夢想得以實現。你必須堅持尋找你所需要的,直到找到它為止!總而言之,必須相信你的夢想是可能實現的,而且相信構成夢想的所有圖片終究可以組合在一起。

相信任何問題都可在某個時機、由某個人、用某種方式予以解決。

對問題的解答保持樂觀的態度並不代表你對問題視而不見,它代表的是你有信心,每個問題都可在某個時間、由某個人、用某種方式給予解答。

當我說我並不知道事情是怎麼完成或解決的,並不是說我不相信它可以被完成或解決,而是在當時我不知道真正的解答,但是我可以預期答案終究會被找到的。

我不知道當你在追尋某個目標碰到問題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解答,不過,我確信一點:你必須以“我現在還不知道答案,不過我遲早會得到答案”的態度去深入探討這個問題。

而且要保持你的心靈處在開放的狀態,用心去聽,用心去看。對於你周圍的人以及他們所具有的知識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必須廣納別人的建議並接受具有革新及創造性的構想,那麼答案最後終將自我顯現。

“夢想是動機的推進器”,真正有動機的人對於自己的人生會有一個充滿動力、挑戰性、激發性的夢想,而夢想正是動機的推動器。

有些人對動機的想法正好完全相反,他們認為必須先有動機,然後再將動機運用於工作中。他們每天早上起床後就整天像紡車般不停地運轉,或是整天像隻無頭蒼蠅般到處亂飛。他們看起來,也有精力和熱切的心,但是在一天結束時,他們經常會感到頭痛並陷入疲憊之中,他們會覺得精疲力竭,因為這一整天他們雖然很忙,但事實上沒有完成什麼事情。

如果感覺不到強烈的動機,你應該再建立一個新的夢想。先有動機,然後再尋找可以運用這動機的事情,這種方式就好像把馬車放在馬的前麵一樣可笑。你應該先夢想,夢想越強烈,就會有更多的動力。夢想本身會帶來能量並激起生命的波瀾。在你的人生中,你對於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想要做些什麼及想要擁有些什麼越生動、越專注地想像時,你就會有越強烈的精力來完成這個夢想;你的夢想對你越重要,你就越會傾畢生所有去實現它。

假如你的動機不夠強烈,你也許需要再建立一個新的夢想。夢想來自你的選擇,而你的選擇則基於你對自己的生命懷有怎樣的需求和希望。

由你的夢想及目標開始,從中做選擇直到你集中注意在1、2或3件事情。你想成為什麼、想做什麼,及想擁有什麼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集中這個焦點。這夢想———假如你能夠強烈、緊密、長久地把握住它的話———將會促使你去采取行動。它會在你的內心醞釀,直到你必須做些事情來使你的夢想成真。為了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你應該相信這是一個過程;可以讓追求的腳步慢下來,但不可以停下來!

70不怕挫折,重覓新路———盲人吉姆的自述

心動為習慣的忠告七十

每個人都是盲目的,這與你生理的視力無關,而在於你如何使生命發揮意義並且盡力做到最好。美國著名盲人成功家吉姆談到自己的經曆說:有一天早上當我醒來,發現自己再也看不到任何東西,甚至連模糊的光線也看不見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已經麵對一個令人震驚、殘酷的事實———我瞎了。從現在開始,我必須重新學習許多東西,才能夠應付生活,我還要克服因失去視力所帶來的心理衝擊。